创新实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创新实验
苏州市姑苏区“智慧社区+全科社工”模式实现社区事务毛细血管全畅通

发布时间:2018/2/23 | 作者: | 文章来源:苏州市姑苏区民政局
    苏州市姑苏区积极推进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通过“互联网+全科社工”服务的形式实现社区治理,营造“智慧社区”,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是绘制“智慧社区”服务管理新蓝图。目前已启动的姑苏区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是围绕社区居民生活服务需求,建设了以社区管理和服务为核心,社区综合资源库为基础,以“统一社区门户、两大社区专业平台、多类业务支撑系统、N种服务渠道”为整体构架,将各部门延伸到社区的业务系统进行了整合,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与市级平台的对接,与现有街道系统的融合统一,逐步建立起“一次采集、多方共享”的数据共享机制和“一窗受理,全程代办”的业务受理模式和社区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部门间联动效应和办事效率,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实现对全区各类社会管理信息的全掌控。姑苏区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自进入实施阶段,先后在5个街道、80个社区进行了调研工作,现场记录了120余份访谈纪要,充分了解了资源的组成、对接的范围以及社区的需求。经过了系统的设计、开发、部署、采集比对,于2017年5月完成了门户网站、管理平台以及一门式受理等系统和功能的开发实现以及测试工作。该平台于2017年9月份在虎丘街道观景社区、沧浪街道桂花社区、双塔街道里河社区、金阊街道三元四村社区、平江街道鼎尚社区、钮家巷社区等6个社区进行试运行。累计测试数据达8.5万余条。
    二是打造“量体裁衣”需求受理新方式。为了满足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要求,消除社区信息孤岛,姑苏区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按照“一门受理、全程代办”的理念,全面推动社区各项业务的信息化融合和协同,着力形成资源共享、业务协同、方便快捷、惠及民众的社区信息化运行机制,并立足“三个一”来定位,即一个全区社区数据汇聚平台、一个区级社区条线整合平台以及一个综合分析决策管理支撑平台,以期实现社区和网格信息“一次采集、多方共享”,力争做到社区公共服务“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目前,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已建成5大主要功能模块,分别是门户网站、一门式受理、台账管理、人房管理和社区事务管理。其中一门式受理已整合了市区两级23项业务,市老龄办的尊老金、老龄卡办理业务,市残联的残疾证办理以及市计生部分业务等7项系统实现了深度融合。该平台中“一门式受理”模块在功能设计开发中,申请受理的方式分为引导式受理和业务受理。引导式受理也称为“量体裁衣”式受理,居民如果不清楚自己能享受哪些救助政策的,只需要在平台里输入个人情况、收入情况、家庭情况等信息后,平台就会自动推送能享受的政策服务。业务式受理,则是居民在明确知晓自己办理何种业务的情况下,直接在平台上输入即可。
    三是探索“全科社工”服务百姓新模式。2017年,姑苏区高分通过了“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的中期评估。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的精神,姑苏区结合社区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逐步探索“智慧社区+全科社工”服务模式,区民政局遴选确定了沧浪街道东大街社区、双塔街道里河社区、虎丘街道嘉业阳光城社区等24个社区为首批“全科社工”试点社区,并进一步梳理了各类行政条线进社区事项的工作流程清单,明确了区、街道、社区三级工作职责,并制作了全科社工服务事项便民手册街道级、社区级(试行版),为全科社工日常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下一步,姑苏区民政局将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一口清”导办、“一门式”受理、“一站式”办结的社区服务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全科社工、综合服务、一门受理、区域通办”的社区服务新模式,结合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的使用,打通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让老百姓少跑腿、办成事,用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落实十九大精神。
打印】 【关闭窗口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