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区服务
深化“四治联动” 加快融合发展推动滨湖社区治理再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19/6/11 | 作者: | 文章来源:
    滨湖区位于无锡市西南部,濒临烟波浩渺的太湖,是无锡市新的城市核心功能区和行政中心所在,现有常住人口50.38万人,下辖1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共有79个社区(村),先后获得过“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区”、“全国社区服务标准化试点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自2014年实施政社互动以来,滨湖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区治理创新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区工作的指示为指引,将社区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突破口,作为滨湖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项目,围绕厘清社区职责、减轻社区负担、涵养社区资源、激发社区活力、推进社区自治等内容,大力推进以法治、自治、共治、善治等“四治联动”为核心的社区治理创新工程(即以法治为基础、以自治为根本、以共治为手段、以善治为方向,大力推进社区治理规范化、民主化、社会化和科学化),积极推动社区融合式发展,逐步探索出了具有滨湖特色的社区治理模式。回顾近年来的工作,主要取得了六个方面的成效:
    一是社区功能定位逐步理顺。加快厘清了社区党组织、工作站、居委会职能分工,明确社区党组织为领导决策层、社区工作站为执行层、社区居委会为议事层和监督层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同时积极探索“一站多居”、“居站分设”,试行社区居委会兼职化,以机制保障居委会自治权。水秀社居委成为全省第一个由居民选举并全部由居民任职的社区居委会;万达文旅、和畅等多个连片商品房小区建立了“一站多居”工作模式。
    二是社区减负增效强力推进。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协助政府工作事项》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履行职责事项》“两份清单”,明确社区(村)依法履职事项10项、协助政府工作事项58项,与原有的88项社区(村)工作事项相比,数量明显减少。同时,通过制定出台《关于切实减轻社区(村)负担推进政社互动的五项规定》(简称《五项规定》),社区工作台账、机构挂牌、达标创建等大幅削减,平均减负率达80%以上。广大社区工作人员逐步从繁重的行政性事务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走入居民、发动居民、服务居民,回归到了推进居民自治的主业上。
    三是居民自治模式持续深化。在全区社区中全面推广开放空间会议技术和罗伯特议事规则,连续四年实施社区治理和协商民主项目,形成了水秀社区“百姓议员”、湖景社区“同心议事会”等一批社区协商民主优秀案例;同时,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社区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围绕“商什么”、“谁来商”、“如何商”、“商得好”四个核心问题制定措施,并形成了以“五步七规”为核心的社区协商工作法(即“提—审—议—做—评”五步程序和“主持中立、一事一议、举手发言、尊重他人、限时限次、充分讨论、简单多数”七项议事规则),从而将协商民主变成了基层社区解决疑难复杂问题的“法宝”,走出了滨湖社区协商民主的新路子。
    四是社工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区委、区政府出台了江苏省最高的初、中、高级社工每人每月分别为500元、800元和1000元的补贴政策,同时将社工考核机制与职资补贴机制相“挂钩”,既提高了社工待遇,又调动了社工工作热情。为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滨湖区通过启动“品牌社工建设工程”,每年举办社工论坛、最美社工评选、社工训练营,大力培育专业社工机构,着力培养社工领军人才,目前全区拥有持证社会工作者达780人,其中江苏省社会工作领军人才2人、江苏省最美社工1人,培育专业社工机构17家,拥有全国社会工作示范单位1家、全国社会工作示范社区1家,为持续推动社区治理创新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五是社会组织活力显著激发。滨湖区坚持“引育并重、以育为主”,不断巩固和提升滨湖区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这一枢纽平台作用,完善和创新“灵山•太湖”社区公益服务园、河埒“益巢”社会组织服务园等街道级社会组织孵化服务园运作机制,培育了一批具有滨湖本土特色的社会组织,目前,全区拥有注册社会组织513家,每万人社会组织数量达10.01个。同时,滨湖区以公益创投活动为切入点,逐年加大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力度,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2013年至今,累计投入公益创投项目资金1411万元,项目数量也从2013年的22个,增加到2018年度的52个,涌现出了“温暖随行”项目、“微孝家园”特困老人服务项目等一批入围******、省级公益创投的优秀项目。
    六是智慧社区建设凸显成效。积极探索“互联网+社区服务”模式,区级建立了拥有5万余“粉丝”的“滨湖社区通”。该平台通过整合全区113个社区信息资源,实现了“一键切换、功能互补”,使得社区与社区、社区与居民、社区组织之间“全天候互动、全方位融合”。此外,滨湖区还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建立微信公众服务平台,这些平台普遍具有办事指南、片长服务、物业服务、社团风采、社区互动、爱心捐赠、跳蚤市场等功能,同时,根据各社区的实际情况,对平台进行个性化开发,方便了广大居民,密切了社群联系,节约了社区管理和服务成本,推进了社区治理科学化。
    几年来的探索创新,滨湖区的社区多元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总结近年来的工作,得益于以下几点工作举措: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社区党组织作为社区治理的“领头雁”,是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所依靠的最基本、最直接、最关键的力量。滨湖区以党建带社建,切实保证各种组织在党组织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多方互动,有效推进依法治理与民主自治在基层社区的有机结合进程。同时,通过深入拓展区域化党建,调动机关事业单位、国企、高校、“两新”组织等各领域融入区域化党建平台,把各类组织之间的外部关系转变为党组织的内部沟通,协调解决社区治理问题。
    二是突出需求导向。在社区治理实践中,我们逐渐意识到,依靠无限政府在社区治理中扮演主角,虽然能快速提高社区软硬环境,但往往社区居民满意度不升反降,事倍功半。因此,滨湖区改变传统“政府点单、社区供给、居民接受”的服务供给模式,采用自下而上的工作模式,以居民需求为导向,运用上门征集、发放需求征集表、开展居民提案大赛、召集民意征集会、网络平台征集等多种方式,了解“一线情况”,发现“一线问题”,为破解“政府埋单、百姓不买账”问题开出了一剂良方。
    三是加强过程管理。社区治理不仅要完成特定的、具体的经济社会任务目标外,还要培育社区治理的基本要素,包括调动居民参与,改善组织体系,建立制度规范,构建互动机制等,这些要素只有在社区治理的长期过程中才能逐渐培育起来。因此,近年来,滨湖区通过改进目标管理方式、完善绩效评估体系,逐步实施精细化管理,将考核目标进行细化和适度指标化,突出考核目标的战略性,同时加强过程管理,实现绩效考评动态化,有力推进政府效能提升。
    四是注重多元参与。社会力量参与是激发社区活力、实现共同治理的重要方面。滨湖区始终秉持开放理念,将整合、涵养社区资源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手段,在主体培育上,把政府、社区、社工、社会组织、居民、辖区单位等各种社区治理的力量和资源整合起来,通过打造服务网、自治网、协作网、信息网“四张网”,破解当前社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在平台搭建上,滨湖区按照“政府扶持、社会运营、专业发展”的思路,由社区找需求、社工抓推进、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通过区、街道、社区三级购买,吸引有经验、有实力的社会组织进社区,提高了社区服务的层次和水平。
    五是促进政校合作。社区治理是理论性、创新性、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工作。如何将国内外******、最具前瞻性的社区治理理论和滨湖实践相结合,提升滨湖社区治理的定位和层级,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为此,我们积极引入外智外脑,加大与华中师范大学、江南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组建滨湖区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为滨湖社区治理出谋划策,为滨湖社区发展指引方向。
    “惟希望也,故进取;惟进取也,故日新。”今后,滨湖区将继续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和信心,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地加强基层社区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瞄准目标不停干,努力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更多的老百姓获得可触可感的生活之变!
打印】 【关闭窗口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