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创新实验
“融治理”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2/7/28 | 作者: | 文章来源: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社会治理的重心所在。近年来,常州市戚墅堰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居民生活中的痛点难点,积极探索“融治理”,通过数据融汇、力量融聚、资源融通、阵地融合,提高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活力。


数据融汇构筑智治“新高地”

      街道根据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实际情况,以关爱高龄独居老人为切入点,为他们安装智能水表、门磁和烟感等守护智能设备200余套。指挥中心动态掌握老年人居家情况,一旦出现老人用水异常、24小时不出门等情况,就会立即启动预警装置,中心一体化平台及时感应,第一时间派单给网格员上门核实,实现了应急处置全闭环。平台运行以来,预警了多起独居老人忘关水龙头、忘关燃气、离家走失等突发事件。
从“智慧养老”到“智慧居住”,戚墅堰街道不断升级居民“安全感”。在青松公寓出租房等治安风险复杂地区推广“智慧单元”建设,安装智能门禁、门锁等112套,将设备数据接入街道指挥中心,实现了基础信息自动采集、特殊人群重点监管、可疑线索自发预警。网格员和民警根据出租房屋面积大小科学设置租客指纹数,从源头上彻底消除群租房现象,同时利用“多元共治”APP化身出租房的“代理管家”,联动处置出租房安全隐患336处,制止二房东“私转”行为23起。


力量融聚激活治理“新引擎”

      听民意、集民智、聚民力,打造“接地气”的平台渠道。“邻里援助站”“海派里弄”等43个平台通过“居民提事、网格议事、民主决事、合力办事、跟踪评事”,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达成了“圩墩社区老小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站北社区天然气入户”“流动摊点集中整治”等居民“微心愿”,实现了从“政府排单”到“群众点菜”,从“代民做主”到“让民做主”的转变。
      共建、共治、共享,吸引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等作为社区治理“合伙人”,为百姓办实事、为居民做好事。花溪社区和常州通用自来水供水服务部结对“联手”,免费改造供水管网及户表,解决水管老旧、水压低、水质浑浊等问题,150户居民受益。街道充分利用志愿资源共享,广泛吸纳引导爱心商家(单位)投身公益事业,用“礼遇优待”回馈志愿服务,共建爱心循环体系。目前已有中国工商银行、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广电等12家爱心商家(单位)率先加入,构建了“党建引领+爱心联盟+志愿服务”的社会治理模式。


阵地融合打造服务“新地标”

      党建引领,红色阵地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聚焦功能多元、服务多样的理念,街道通过整合公共设施,利用闲置资源,拓展服务空间,建立以点带面的社区网格党群服务站27个,打造集党群联系、政务代办、安全教育、法律援助、网格议事、志愿服务、未成年人关爱、爱心补给于一体的“一站式”共享空间,为社区党员群众提供多元化、人性化的精准服务。
      在花苑社区建立网格先锋站、汇心亭等阵地,组建“代办先锋”党员志愿服务队,办好群众身边事;在花溪社区打造“小红馆”,系列展出中国革命史等主题门券、摄影作品,讲述中国故事;在东方社区建立“书香文化楼” “睦邻自治楼”等网格锋领楼道,打造邻里文化;在戚大街社区重点打造“红色基因馆”,赓续红色精神,全面形成了党员带头、阵地带面、群众受益的社区党建“融”模式。


      戚墅堰街道积极探索“融治理”新路径,不断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下一步,街道将持续巩固“融治”成果,继续当好基层治理的探索者和先行者,全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时代基层治理“戚墅堰样本”,不断推动街道社会治理现代化走在全省、全市前列。


 

打印】 【关闭窗口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