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政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基层政权
创新,让宜城街道实现华丽转身

发布时间:2018/6/1 | 作者: | 文章来源:

    宜城街道是江苏省宜兴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30万,现辖35个社区。自2006年撤镇建街以来,该街道针对工作职能和服务对象的新变化,着力推进镇村治理模式向城市社区治理模式转变,经过不断的创新实践,社区治理体系日益完善、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居民群众对创新型社区治理的获得感、满意度大幅度提升。几年来,该街道先后获得了“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全国法治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国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示范街道”和“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和谐示范街道”等15项******和省级荣誉。
  
调整工作方向   确立社建目标
    2006年10月,宜城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这意味着原来宜城镇的那套工作职能从此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在经过广泛考察、深入研究后,该街道确立了“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镇村建设管理模式向街道社区建设管理模式转变、投资集约型向投资效能型转变”的工作思路。针对当时社区基础设施普遍较差,许多社区甚至连起码的办公条件都不具备的实际情况,该街道采取了多渠道筹集资金,通过新建、扩建、改建等方式,有效解决了各个社区的办公用房,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服务设施。
   在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全街道标准化社区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该街道系统性的提出了建设“自治型、服务型、学习型、平安型、生态型”五型社区的目标,各社区围绕这一中心,结合创建江苏省和谐示范社区等活动,认真落实积极推进。该街道巷头社区的前身是经济较为薄弱的扶贫村,撤村建社区后,该社区依托地处城郊的优势,兴办各类市场,利用发展服务性产业产生的效益,反哺社区建设,建造了总面积达11000平方米、服务功能齐全的睦邻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活动于一体的服务场所。经过几年的打造,该社区成功创建成“全国和谐示范社区”。

居民自治 百姓在享受生活中收获幸福
    为了适应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多年来,宜城街道不断探索社区居民自治新方法、新途径,并涌现出了一大批互助特色品牌。该街道大同社区居民中,老年家庭有近千户,针对辖区内独居老人、空巢老人、残疾老人较多的现状,该社区瞄准目标人群,确立“大家庭、大邻里、大和谐”的理念,主动邀请友邻部门、共建单位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实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民主社区有一支由居民小组长、退休老人共30人组成的“敲门大姐”队伍,她们用敲门问候的方式“家访”社区空巢、独居老人,并提供悉心服务,深受社区老年人的喜爱。
     家住新华社区的党员退休人员老任,当年担心退休后自己过组织生活找不到地方。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一到社区他就被社区安排到了所在小区睦邻点,党小组长就是这个睦邻点的负责人,不出楼道就能过组织生活,太方便了。目前全街新建楼组党小组129个,建立党员中心户78个,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社区党组织网络健全,构建了“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统筹共建”的社区党建新格局,有力地促进了社区建设。
  近年来,随着网络化进程的加快,各社区又在创新路径上动足脑筋。宝塔社区打造了“宝塔社区公众微信号”,内设书记信箱、便民管理、网格管理、社区办事、物业管理等三大类九个板块的服务项目,以小区、居民户数为单位划分为7个责任区,在每个责任区设立“一名责任人、两名联络员和若干名党员志愿者”,居民遇到紧急问题可通过社区的“公众微信平台”上报,负责人能够解决的第一时间解决,不能解决的反映到社区,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各项事务。
    更值得一提的是,每两年举办一届、万众欢腾的宜城街道“邻居节”至今已连办了七场,该街道通过举办“邻居节”,为打破社区内壁垒找到了“利器”,使得“与邻为德、与邻为善、与邻相助、与邻同乐”的观念深入人心。“邻居节”举办期间,社区服务中心、居民文化广场、小区楼道成为欢乐的海洋,社区居民结伴走出楼道,用各种方式欢庆他们自己的节日。
  尽管已时过两年,但许多居民还记得第七届“邻居节”,在短短6天时间内,集中开展了70多场各类睦邻活动。各社区举办的文化走亲、道德讲堂、辩论赛活动主题鲜明;居民广泛参与的厨艺比赛、淘宝节、百家宴争相斗艳。居民用“传递了社会正能量,提振了精气神”来热赞这届“邻居节。

建立现代社区治理体系  架构全民参与特色平台
    紫金名都小区住宅楼以高层建筑为主,张大妈、李大婶等业主平常晾晒只能在小区绿化地中找位置,不仅乱吊挂不雅观,晒衣人随意设晾晒架,还损害小区绿化。业主们看在眼里,向小区睦邻点负责人黄大妈建议设立专门晾晒场,美化小区环境,避免绿地损坏。业主的合理化建议被拿到睦邻点共治协商会讨论并被采纳,睦邻点自筹资金6万元,利用一处平屋的房顶平台设晾晒台。从此,只要天气晴好,小小的晒衣台都会发生邻里礼让晒衣的故事,邻里关系更加亲密、和谐。这是该街道搭建社区建设共治平台后给社区和居民带来新变化的一个小故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正式使用“社会治理”的概念,为宜城创新社区治理体系指明了方向。该街道现代社区治理体系的主要内涵是,科学设置片区。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由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片区,对片区内进行综合服务管理。社区一般以300-500户为一个片区,60-100户设一个居民小组,老城区以每幢楼、新开发小区小高层以每个楼道口设一个楼道长,各社区区域内所有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共场所、居民小区等全部纳入社区片区。同时健全片管队伍。片区内设指导员、片长、居民小组长、楼道长。他们任务明确,做好了解反映民情、受理居民诉求、调解社会矛盾、开展惠民服务等工作,他们活跃在社区,有力地推进了居民自治。
  在推进过程中,该街道首先确立社区党组织的核心地位,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领导为督导员,统筹、协调加快构建现代社区治理体系,在条件成熟的片区和楼道,设立党员睦邻点和楼道党小组,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基层党组织作用。以群众满意为导向,培育居民的公民意识、家园意识和责任意识为主线,建立社区民主议事、惠民服务、矛盾调处、信息传递等平台,让群众少走路,社区多知情,通过QQ建起联系桥梁,把百姓的事当家事来办,片长和楼道长随身都带上居民诉求记事本,写日志是必做的功课,他们示范带动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并从身边事做起,提升百姓生活品质。
    一直以来,该街道始终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共同行动”为基础,以提高社区居民组织化程度为目的,逐步架构了全民参与特色平台,形成了“参与式治理”的工作样本。在连续成功办好七届邻居节的同时,街道社区文化艺术节闪亮登场,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涵深刻、品位高雅的精彩活动,为广大居民搭建一个展示才艺、张扬个性、增进情谊的舞台,每届艺术节都吸引了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
  多年来,文化走亲情在宜城街道异常闹忙。社区自由组合、居民自由结对、节目自由编排、形式自由确定等,使居民自治达到空前的高度。居民文化骨干的参与热情调动起来了,他们挖掘社区新人新事,自编自演具有本社区特色、居民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2011年,推出的“社区(村)文化建设百千万工程”更加营造了浓浓的社区文化氛围,该街道鼓励社会力量、民间资本采用冠名、购买服务、成立工作室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全街道培育一万个特色文化家庭,一千个特色文化楼道,一百个特色文化标兵,组建一批特色文化团队,打造一批特色文化小区和特色文化社区。以奖代补的形式,对特色文化家庭、特色文化标兵、特色文化楼道进行表彰。截至目前,该街道共建成特色文化家庭7865个、特色文化楼道717个、特色文化标兵387个、特色文化团队218个、特色文化小区38个、特色文化社区16个、特色文化社会组织8个。目前,全街道已经形成了街道引导、社区搭台、群众参与、市场化运作、社会力量广泛支持的社区文化建设格局,各类文化场所得到了充分利用,各类文化人才有了用武之地,每个社区(村)都实现了“五个一”目标:有一个天然的文化广场,有一套较为完备的文体设施,有一支喜爱健身活动的专兼职体育运动团队,有一首健康向上的社区主题曲,有一支能贴近居民、反映心声、自编自创、自娱自乐的专兼职文艺团队。
    此外,该街道通过培育民间非营利社会组织,为探索社区共治提供良好的支撑和基础。北虹社区将一批有一技之长的居民组织起来,培育了一个居民自治组织,名字就叫“彩练当空百姓生活馆”,采用社区购买服务的形式,以“订单”方式下达服务指令,由居民自治组织完成项目实施。该社区的新太滆花园门卫因病休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门卫,社区将情况通知居民自治组织,在当地片长的带领下,居民自治组织成员轮流到小区值班,持续一个月时间没有出现门卫脱岗现象。茶东社区成立培育的居民自治组织名叫“好帮手阳光便民服务站”,每月10日在小区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大到修电器、小到配钥匙,居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这里都能找到帮手。
   该街道还引进社会志愿者参与社区的决策和建设。大同社区很早就搭建“爱心接待室”矛调平台,引进20余名离退休干部和老党员、老教师进社区当编外社工,主管社会矛盾和纠纷调解。在此基础上,去年,该社区又创设了“友邻之家”服务平台,志愿者队伍扩大到150余人,不仅使“爱心接待室”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而且能让更多需要帮助的居民享受到更周到的服务。(顾国新 贾海鹰  徐卫民)

打印】 【关闭窗口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