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社联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五社联动
心之所想 同一个方向

发布时间:2022/5/13 | 作者: | 文章来源:
      “ 主任,我姓吴。我看到你们志愿者每天在门口值岗,很辛苦。我问问,加入你们的队伍,有什么要求,我可以帮着值值岗吗?”
      “我们的要求很简单,一是身体健康;二是社区有需要,能参加,有时候一个活动会延续很长一段时间;三是没有任何报酬。”
      “我以前一直在外做工程挣钱,现在老夫妻俩在家就带带孙子孙女。我不需要报酬,就是想为防疫出点力。”
      “行,竺西红志愿者队伍再添你一个。”
      “现在人民生活幸福了,乐于奉献的人多了。社区工作也顺畅了!” 蔡主任感慨道。
      这是3月底发生在宜兴市周铁镇竺西花园门口愉快而又严肃的一幕。吴国东,竺西花园西区一个普通的居民。他说在防疫期间,经常看到小区里有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在值岗、在宣传,就一直跃跃欲试。
      从那天开始,以及在周铁镇十几轮全员核酸检测中,竺西社区的小区和街道上就会看到一个身穿红背心,手持大喇叭,呼喊着做核酸检测的男性身影,且一直坚持着,从未间断。
      新一波疫情再次袭来,周铁镇各级各层第一时间紧急行动,居民小区宣传,社区重点部位的值守已成为常态要求。周铁镇志愿者一呼百应,再次身穿红背心,现身在各个岗位,风雨无阻,成为一道亮丽的防疫风景。
      “呼叫老江!呼叫老江!彭干新村北区值岗帐篷被大风吹坏了。 ”“我在,我马上就到。” 4月下旬的一个傍晚,狂风暴雨忽然而至,整个社区值岗的十几顶帐篷有的被吹走了顶,有的被吹弯了杆。于是“竺西红”志愿者微信群里出现了这两个语音信息。
      江龙华师傅,70岁,一个已经有40多年党龄的退伍老兵。平时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志愿者。但一旦有什么紧急情况,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呼叫老江。半小时后,老江开着电瓶三轮车,带着刚刚从家里竹园砍来的竹子、彩条布和铅丝等工具,来到彭干新村值岗点,踩上凳子,用铅丝扎好棚顶,再用竹竿把帐篷四周围起扎紧。一个帐篷、两个帐篷……直至所有被吹坏的修好,未吹坏的加固,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钟。第二天的值岗点位上,又出现了检查门铃码的老江师傅。有人开玩笑问老江:这样拼命为的啥?他说:我是一个老兵、一个老党员,党与国家对我不薄,有医保有社保,我身体健康,为社会做点贡献理所应当!
      “王大姐,你先回去吧,儿子还在家里等着你烧饭呢。”“没事,我把饭已经烧在锅里,菜也烧好了,他饿了会思量吃的。”已经71岁的王大姐,是一个令人心疼的大姐。2000年丈夫去世,2002年23岁的儿子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本来在企业上班的她,因为家庭变故,只好辞去工作,陪着儿子上海无锡看病。现在只要儿子病情稳定,她就参加志愿者活动。有人不解。她说,原来要挣钱养着儿子,现在是政府每月发给儿子生活费,加上她自己的农保退休工资,生活已经足够了。“政府有百姓心上,我必须为政府分担一点点责任。”朴素的语言道出了感恩的心态,让人动容。物质生活的改善,也让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在不断提升。
       “明天上午七点半到十点半,周铁镇尹艺馆接种新冠疫苗,需要十名志愿者。请报名。”“竺西居民”微信群刚发出征集令,“我报名!”“吴国华报名!”“刘仙芝报名!” ……,不满10分钟,十位志愿者接龙似的跟着贴,后面还有人在报名,社区工作人员直呼“够啦!够啦!”最后一个报名的人跟了一句“我们是志愿者,有需要请通知!”
      “我是志愿者,有需要请通知!”这样的人不是一个,而是一大批,他们中有干部,有群众;有党员、有团员;有青年,有老人;有医生,有工人……,他们加入志愿者队伍,想法说法或许不同,但都有同一心声: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让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我们老百姓不能忘本,甘愿奉献,为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江山”,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
      人心向善,天下大同。当疫情再次来袭,他们勇敢地站出来,像战士一样冲在一线,舍小家为大家,传递着温暖,使得疫情得到扼制,使得人们能自由地走进春天里享受阳光与芬芳。(张春霞)
打印】 【关闭窗口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