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区治理
臻兴臻雅 宜业宜居
——海安市雅周镇兴雅社区五年治理回顾

发布时间:2020/10/22 | 作者: | 文章来源:海安市民政局 汪逸清

      雅周镇,位于南通海安市西南部,海安、如皋、泰兴和姜堰四市区交界处,隶属黄桥革命老区核心区。作为长江冲积平原高沙土地区,雅周先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自然村落是其主要的居住形式。而这种状态,随着兴雅社区的建立与成熟,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成立于2015年的雅周镇兴雅社区,位于雅周镇区北侧,是海安135个农村居民集中安置区之一,占地500亩,建筑面积45万平米,含富雅、吉祥、龙腾等6个相对独立的封闭式小区,共有多层、高层住宅117栋2856户,常住人口8200多人,是海安****的农村居民安置社区。几年来,围绕“土地集约化、资产股份化、居住城镇化、管理属地化”的总体思路,兴雅社区探索农民安置区社区建设模式,推进农村居民集中安置区的规范化治理和精细化服务,努力克服“管理机制不畅、文化认同不足、社区服务短缺、物业管理缺位”的短板,逐步进入“兴”和“雅”的社区建设佳境。


因时而化,打造“3+1”社区治理体系

      兴雅社区由海安市雅周现代农业园区项目拆迁的主体村东楼村及本镇其他各村重点工程动迁居民组成,其中,东楼村安置村民1400户,其他各村居民总数略多。2012年动工兴建,2014年起逐步入住。入住初期,安置区内各小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管理和服务上的问题。由于入住居民全是不同行政村的村民异地搬迁,安置区属地雅周村不好管,居民原所在村又管不到,一段时间内装修作业吵吵嚷嚷,垃圾杂物乱堆乱放,破坏绿化栽葱种菜,见缝插针打谷晒粮,安置区处于混乱状态。
      针对兴雅安置区居民来源复杂,且大部分对接社会保障,居住人员与承包土地事实脱钩的具体情况,2015年,海安市政府批准新设立雅周镇兴雅社区,并逐步健全了“3+1”治理架构。
      “3”是指以党建为引领,以居民自治为主体的“社区--小区--楼栋”三级自治平台。一是社区党委+居委会。社区建立二级党委,积极发挥社区党委主导作用,开展“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活动,建立社区党员“1+N”认岗定责制度。社区党员120名,每名党员至少认领一个岗位、开展一项行动,搭建党员便民服务平台,党员每年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不少于25小时,以实际行动服务邻里、引领群众。2016年,通过选举产生第一届兴雅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委会下设人民调解委员会、治安保卫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经济建设委员会、民政工作服务站,按照要求配全“五室”“两站”“一场所”。健全社区议事会和社区监管委员会,形成了“社区议事会议事,居民代表大会决策,社区居委会执行,社区监管委员会监督”的社区自治体系。社区强化民主管理,针对事关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积极发挥自治功能,协商解决各种矛盾。做好社区慈善资金的救助落实,通过居民代表大会制定慈善救助的标准和救助条件,使公益活动落地有声。邀请居民代表、党员代表对“社区低保建档立卡户”等进行审评,做到程序的公开透明。二是党支部+邻里服务中心。以社区所属6个封闭小区为单元,分别建立党支部和“邻里乐吧”,各小区形成相对独立的居民自治区域,开展“五微六有”居民小组“微自治”,围绕 “五微”(即“微单元”、“微力量”、“微平台”、“微服务”、“微机制”)要求,实现“六有”(即有平台、有队伍、有制度、有项目、有特色、有标识)目标,真正做到安置居民的安居、乐居。三是小组(网格)+楼栋。社区设立35个居民组,通过“一户一票”,选举产生居民小组长;推举产生117名居民代表,对居民代表设岗定责,有效推动“三自四民主”向居民小组延伸。
      “1”是指“社区两委+业委会+物业管理+自媒体”的社区共治平台。社区两委牵头和谋划,建立社区业主委员会。业委会在社区党委和居委会的指导下,认真维护业主权益、反映业主意愿和要求,监督物业服务管理行为,并配合社区“两委”开展工作。签约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负责社区物业服务工作,开展小区日常管理。建立小区业主邻里微信群、QQ群,分层次、广覆盖组建“支部网、物业网、业主网、党建联盟网”等立体式“互联网+社区”,实现网上互联互通,随时掌握舆情,倾听群众呼声。


因人施策,织就四重居民权益保障网

      实行村改居、合村并居,涉及的是农民的根本利益。只有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害,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动迁农民才会安居乐业,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兴雅社区在社区建设中,以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为圭臬,着力编织“动迁补偿、充分就业、股权收入、养老保险”四重民生保障网。
      一是规范动迁补偿。雅周镇党委政府严格执行海安农村居民动迁补偿标准,认真开展动迁群众房屋等其他不动产评估,不遗漏、不克扣,对有特殊困难和遗留问题的拆迁人员,加大保障力度,让所有动迁居民不花一分钱置换新房,并在装修入住后,动迁补偿款还略有盈余。
      二是推动广泛就业。政府和社区注重居民的劳动就业,让居民获得劳动收入。政府建立雅周工业园,让适龄居民能就近打工;雅周农业园优先录用社区居民参与种植养殖,让入园工作的老年居民每天获得超过100元的收入;社区设立了公益性岗位,录用部分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各渠道分流实现了社区居民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利益共担,成果共享。
      三是保证股权收入。社区建成后,为了保证村民对原土地经营权和集体资产的收益,取消了原东楼村民委员会,但保留了东楼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其余各村经济合作社也进行了完善。按照市统一安排,各村向集体股权共享村民发放了《农村集体经济股权证》,每年定期发放股息和红利。仍具体土地经营权的村民,由村集体统一发放土地流转费用每亩850元,同时享有国家农村土地补贴。
      四是养老保险兜底。社区居民安置后,原居住在雅周农业园区域的5805村民,有2718人对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其余3087人对接农保,由集体统一按每人32800元缴纳农村养老保险金。对未成年人,每人按5000元给予土地补贴。多渠道完善养老体系,彻底解决了社区居民的后顾之忧。


因势利导,拓展四类社区公共服务

      政策得民心,服务是保障。兴雅社区在短短几年就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得益于政府、社区对居民的全方位服务。
      一是延伸政务服务。雅周镇党委政府在兴雅社区设立10多个政府公共服务项目,镇便民服务中心、政法综治中心、司法所、卫生所、广电中心、文化中心等在社区落地,同时加强对社区治理的政策支持、财力物力保障和能力建设指导。
      二是落实公共服务。根据全市“规范化建设、常态化管理、便民化服务”的总体要求,社区建立面积1300多平米的“党群服务中心”,设置100多平米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对居民服务需求实行一门式受理。社区兴办为老服务,2019年建成海安市首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采用“政府搭台+社会力量”的运营模式,为辖区内老年人提供日托照料、娱乐休闲、健康养生、医疗保健、助洁助浴等居家养老服务,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每日服务群众约200人次。设立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拥军优属服务,为军人家属和伤残人员的生活提供方便;社区“残疾人之家”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安置服务,医疗康复服务和基本生活服务;强化安全防范服务,在“一村两保安”基础上,增设辅警1人,积极打造“警格+网格”双网融合模式,整合兼职网格员、驻村保安、物业、平安法治志愿者等各种社会力量开展“邻里守望”义务巡逻,形成防范合力,****限度地预防各类刑事、治安案件的发生;开展对常见病的医疗康复服务,宣传健康防病知识,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建立社区幼儿园,社区纳入雅周中心初中和中心小学施教区,实现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无缝衔接;办好社区“4点半学校”,为青少年提供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建康活动场所。
      三是引进专业服务。社区内配备有新型城镇综合体、“百乐盛”连锁超市、“速客”商务型酒店、“幸福蓝海”影院和爱民商务中心游泳馆,周边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居民基本生活社区得到充分保障。全面落实物业服务。通过公开招投标,引进鑫海、润泰两家物业服务公司,依照合同为小区提供专业的物管服务,社区物业管理水平逐年提高,富雅花苑获南通市优秀示范管理小区,富雅、吉祥、龙腾花苑先后获得海安市优秀物业管理服务项目。实施“爸妈食堂”项目,为社区20多名失能独居老人每天提供免费午餐。
      四是开展自我服务。社区充分利用 “三社联动”机制,培育发展“江海志愿者雅周志愿服务站”、“老区艺术团”“老区书画院”等10多家社区社会组织,开展助老、护幼、帮残、文体活动等社区公益服务,增强服务实效。社区健全《社区事务公开制度》,让居民参与到社区事务管理,参政议事,为社区献计献策,拓展民意表达的渠道。


因地制宜,培育三大社区文化板块

      农村居民集中安置区,是我国农村发展到新的历史时期的产物,它打破了中国农村千百年来形成的地域、宗族,重塑了乡村人际关系,也催生了新型邻里文化。几年来,兴雅社区因地制宜,积极塑造以“相邻、相亲、相照应,互信、互助、不互扰”的邻里精神为主线的社区文化,着力培育“队伍、设施、项目”三大文化板块。
      一是建设文化队伍。引导、支持农民兴办演出团体和其他文化团体,培养文化骨干,输送优秀团队。建立老区书画院和老区艺术团,扶持卢艺兰戏曲文化演出队,培植“四季家园”主持表演服务团体等,在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实现社区居民的价值认同。
      二是完善文化设施。兴雅社区利用社区资源,建设居民文化活动场所。开辟群众文体活动广场——彩蝶湖健身广场,增强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实效,为居民自我娱乐提供场所,建成社区“大舞台”,引入“幸福蓝海”影院,同时建立特色文化碑、墙、廊、园,使社区居民向美、向善蔚然成风。
      三是培植文化项目。“家庭文化室”红红火火。“家庭文化室”是雅周传统特色文化项目,获得多项国家和省市文化建设大奖。社区建设6家“明星家庭书屋”,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为“书香兴雅”贡献力量。“文明大舞台”热热闹闹。社区两委依托社区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推进社区“文明大舞台”的建设,定期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积极动员社区居民参与,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道德讲堂”久久为功。      社区持续开展“道德讲堂”,居民聆听道德故事,接受道德洗礼。社区开展书画创作,民乐切磋,健身秧歌等活动,让新居民融入新邻里,营造新的社区氛围。
      兴雅社区已走过了五年,这五年是由农村向城市转变的五年,是村民向市民转化的五年,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兴雅社区由草创逐步走向兴盛,风清气正、环境优美、治理有序,正成为宜业宜居的美好家园。

打印】 【关闭窗口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