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联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县联播
新机制加持下无锡滨湖社区治理打开新局面

发布时间:2023/12/28 | 作者: | 文章来源:
      无锡市滨湖区社区治理平台不断健全、治理机制不断完善,选育的社区治理创新项目连续4年获评市级社区治理创新项目评比一等奖,12个案例(项目)获评省优秀社会工作案例(项目),“六建五协同”小区治模式得到了省民政厅的高度肯定,被评为江苏省基层社会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同时还入选了全省社会组织党建示范点、全市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全区培育出省社会工作领军人才2名、省最美社工1名;持证社工1609人,其中高级社工2人,中级社工331人。
      居民自治模式持续深化。引入开放空间会议技术和罗伯特议事规则,并在全市率先推广社区议事会,找到居民意见的“最 大公约数”。在基层实践基础上,总结提炼和推广的“五步七规”社区议事协商法被评为江苏省基层社会治理十大创新成果。近年来,在水秀社区“百姓系列”治理品牌的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出了蠡桥社区“蠡享之治”自治体系、青龙山社区“逸+”基金赋能公共空间、“家邻北桥”基金共治模式、美湖社区“美好家”一平米行动、太康社区“八字治理法”等新一批社区治理品牌。
      睦邻友好氛围日益浓厚。以重塑友邻相亲、守望相助的社区人文环境为目标,大力发展各类社群、开展各类形式的微自治、举办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积极推动居民组织化,如水秀社区“水秀记”老新村营造、峰影社区“幸福厅”利用社区公共空间升级赋能居民自治等,让居民成为互助养老、困境救助、社区改造、乡村治理等方面的主力,滨湖区社区居民责任意识、互助意识、家园观念得到有效强化,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五社联动”活力显著激发。坚持“引育并重”,大力发展专业化、枢纽型、规模化、品牌型的社会组织,拓展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发展治理空间。目前,滨湖拥有枢纽型、资源型、支持型、专业服务型等注册社会组织443家,近三年实施各类公益项目122个,涉及助老、救孤、济困、助残、青少年、社区治理等多个领域,惠及居民数十万人。同时,区民政局引导居民自发组织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社区社会组织,如花汇苑社区通过凤山学院培育脱壳“幸福益家人”志愿团、“花儿朵朵”少年团、“ONE 花汇”妈妈议事团、“思想荟”先生议事团等多家社区社会组织和10余支社区兴趣社团,服务辖区居民2000余人次。

滨湖区“五社联动”有哪些特点?
      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组织保障。推动社区党建、综治、民政、城管应急等各类网格整合成治理“一张网”,配强网格资源力量,形成网格发现、社会呼叫、分级响应、协同处置的工作机制。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法,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创新“党建 + 协商”,创立更具滨湖特点、社区特色,更具社区适用性的议题收集、分流、协商、决策等机制,确保社区议事有章可循。
      坚持理念先行,强化政校合作。引入外智外脑,成立区级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与南京大学合作成立社区治理学院,与江南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合作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实训基地,开展社工培训、项目督导等。加强与领军型社会工作人才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将社区营造等经验引入滨湖社区治理创新实践。
      坚持模式创新,强化工作推力。以项目治理为抓手,连续 10 年组织实施社区公益创投、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社区治理创新项目,期间涌现出大批优秀项目。同时,在推动小区、院落等微治理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形成“六建五协同”滨湖特色小区治理模式。
      坚持投入保障,强化社工培养。聚焦宏观制度创新,出台《关于构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的意见》,明确社工职责、注重教育提升,在社工评定星级、强化经费保障等方面建章立制。启动“品牌社工建设工程”,定期举办社工赋能创新大赛、最美社工评选、“菁英”社工训练营等,推动社区工作者队伍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坚持打造平台,强化服务机制。成立区级社会工作指导中心,创立“区级社会工作指导中心—街道社会工作站—社区社会工作室—小区友邻社工驿站”1+7+78+N 四级“五社联动”服务平台,形成“制度健全、体系完善、职责明晰、规范运营、专业高效”社工站样板,以拓展社会资本,融合治理资源,扎实推进社区服务下沉,赋能小区公共空间。

打印】 【关闭窗口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