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联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县联播
宜兴市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服务惠泽居民

发布时间:2021/11/1 | 作者: | 文章来源:

      宜兴市现有城乡社区103个,其中,新型农村社区40个。新型农村社区居住的主体是农民或由农民拆迁安置转化而来的小区居民,这类小区的居民往往老年人较多、文化层次相对偏低、租住小区的外来新市民相对较多,部分投用较早的小区还缺乏规范的物业服务。近年来,宜兴市紧扣打造“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的目标,结合新型农村社区的特点和居民生产生活实际,通过强化党建引领、整合各类资源、加强“三社”联动、完善政策保障等途径,全面提升了宜兴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服务的规范化、精细化和组织化水平,汇聚了社区治理服务的强大合力,唤醒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服务的主体意识,增强了广大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多措并举  健全社区治理体系

      宜兴市采取社区协商民主、社区微自治、社会组织承担社区微创投项目、全要素网格化社区治理方式,构建起德治、法治、自治相结合的社区治理模式,让居民真正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人。
      丁蜀镇蜀北社区创新实施“微+”协商民主自治模式,通过“微小组”“微楼幢”“微单元”等居民协商微自治平台,推动居民民主协商自治向更小单元延伸,依法保障了居民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增强居民参与社区微自治的积极性。2019年底,蜀北社区在解决北新安老小区外墙落水管破损问题中,对5幢居民楼的100多户住户,以同小组、同楼幢为单位,采用“微小组”“微楼幢”的协商民主议事方式,逐户逐幢听取居民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围绕改造中涉及的污水纳管路面挖出的垃圾清运、一楼住户厨房旧水管无法接入污水纳管窨井盖等问题,先后由社区组织开展3轮协商民主,使外墙落水管更新和纳管工程顺利完成。
      新庄街道新塍社区在推进社区人居环境长效管理中,在宜兴市率先成功试点“居民联户共创‘清洁家园示范户’”社区人居环境长效管理微自治模式。该模式就是由社区组织每5至10户农户组成一个联创小组,将共创成效与经济报酬和社区福利待遇相挂钩,通过联创小组居民之间相互担保、互相监督、互帮互助的方式,不断改善村风民风,解决人居环境整治和长效管理中的乱堆乱放等难点问题。这个微自治模式,自2019年3月率先在新塍社区王沙渎自然村成功试点以来,已推广到整个社区以及新庄街道的其他5个社区(村)的17个居民小组,今年年内全街道将有一半的居民小组推行。
      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专业技能等各类优势,通过组织它们参与社区治理微创投项目,使社区治理实现项目化、精准化,提升社区治理的效率。仅今年就有13个社区社会组织承担了13个社区治理项目。周铁社区“鹊桥仙”花轿队,是由一批热衷于传承传统文化的文艺爱好者组成的社区社会组织。去年以来,“鹊桥仙”花轿队实施了“婚庆简办扬新风” 社区治理微创投项目,通过推行形式简易且富传统趣味的婚庆仪式,有效改善了社区居民婚庆喜事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的问题,推进了乡风文明建设。


立足需求  构建居民“家门口”服务体系

      强化新型农村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居民的文明素养,引导他们尽快实现从原来的农村生产队农民到城镇小区居民的身份转型,成为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小区的老年人相对较多,部分小区缺乏规范的物业管理。因此,为居民及时必要的公共文化服务、居家养老配餐服务、物业服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宜兴市采取“党员+志愿者”“党员+社工”等方式,不断创新拓展社区志愿服务的方式和内容,朝着社区志愿服务清单化、精准化、便利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构建起居民“家门口”的社区服务体系,努力实现“生活小事不出社区、文化服务就在身边、物业服务规范放心”的目标。
     高塍镇高塍社区党总支面对拆迁安置小区滨水新城小区物业管理问题,在社区党总支书记庄伟彦的组织下,由社区居委承担起小区物业管理。陈昕等8名社区党员干部主动深入到居民中听取物业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并在房屋维修、疏通下水道等工作中义务出工出力,该小区的20多名名退休职工党员也积极加入到物业管理中来。在一批党员的示范感召下,许多居民也主动配合做好卫生保洁等工作。社区党总支因势利导,组织居民开展“最美+”各类评比活动,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使这个有3000多位本地居民和新市民居住的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在最近7年中,住户物业费收缴率达99%以上。
     屺亭街道东郊社区党委为解决社区部分行动不便、中午子女不在家、午餐无人料理的问题,组建了居家养老社区配餐中心,由8名党员社工,负责每天午餐食材的采购、加工和配送上门服务。对80岁至89岁的老人,每顿午餐仅收4元钱餐费;对9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免费提供午餐。所需费用,采用企业捐资、街道财政贴补的办法予以解决。目前每天服务50多名老人,下一步服务将辐射到更多老人。
      宜城街道长新社区党总支针对社区内在职党员多,以及市图书馆、科技馆等文化系统单位相对集中的优势,由社区党员干部会同文化单位的党员志愿者们,经常进小区为居民提供流动图书阅读、文艺演出、新人新事新风尚宣讲等服务,以潜移默化地提升居民的文明素养。今年以来,宜城街道谈家干社区党总支作为该街道首个试点,实施党员积分制考核管理制度,对社区内的每名党员参加社区疫情防控、防台防汛等志愿服务情况,不仅以累计积分的形式把每人的志愿服务情况进行公示,更将积分制与爱心商铺服务挂钩,党员可以用积分兑换爱心服务,赠送给社区内的困难居民,促进了社区整体文明风气的改善。


强化支撑  完善社区治理服务政策体系

      培养一支过硬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提供足够的社区工作经费,是确保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服务高效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对此,宜兴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构建社区工作者“星级+薪级”职业体系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打出了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对全市社区工作者实行星级认定、按不同的星级设置相应的薪酬待遇等一套“组合拳”,有效调动了社区工作者积极性。
      宜兴市着力以党建带社建,探索创新基层党建引领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与服务的路径,建立了东郊、广汇、五星等社区的二级党委,实施了社区党组织“领头雁工程”,把强化党对社区治理服务的领导,贯穿于社区治理服务的全过程。在开展社区疫情防控、防台防汛等重大事务中,社区各级党组织较好地团结凝聚了各方力量,社区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居民的主心骨。
      与此同时,宜兴市通过出台《关于用福彩公益金资助社会组织创办公益服务项目的办法》,自2011年以来,已投入福彩公益金50000万元,撬动民间资本投入约2亿元,共同投入项目建设,用于社区养老助残、戏曲演出、心理健康等,既有效缓解了政府财力的不足,又发挥了社会组织的专业优势,促进了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的“三社”联动,弥补了政府专业服务的不足。
      为保障社区治理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宜兴市在更大范围内选拔培养社区工作者,自2015年起,宜兴市每年都向全社会公开招录社区工作者。最近6年中,有近5000人参加应聘,通过严格考核和选拔,共录用264人,他们的加入,为促进社区治理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强劲的人才支撑。(韩良华  宜兴民政)

打印】 【关闭窗口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