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创新实验
荷园社区:“五社联动”汇聚合力 “嵌入服务”全龄共享

发布时间:2024/9/27 | 作者: | 文章来源:常州市委社会工作部

      常州市钟楼区新闸街道荷园社区于20221012日揭牌成立,下辖三个居民小区,建筑户数为4012户。由于居民来自五湖四海、邻居间少有往来,对社区的归属感不足,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五社联动”机制,创新打造“嵌入式”服务型社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推进各具特色的载体建设,凝聚多元力量,激活共享空间,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使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更有保障。

 

平台设施保障,让“五社”聚起来

      党群服务中心成立后,社区的公共空间增多,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荷园社区依托“街道党工委一社区党支部一楼栋党小组一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建强网格化管理“主心骨”,常态化开展意见收集和反馈,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沟通渠道,让居民真正参与到社区的决策过程中来,围绕居民需求针对性打造党群服务中心阵地的各类功能室。

      社区深挖共建资源,将周边荷园、常州市绿化管理指导站、钟楼奥体全民健身中心、荷源幼儿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阵地纳入1+X”服务空间,构筑起15分钟便民活动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导入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慈善资源等承接“人人社区”共享空间服务,在社区嵌入协商议事、荷园夜校、养老托育等服务,实现“一个阵地空间、多种服务区域”叠加,在社区已有的邻里交往空间上深化内涵、扩展功能,让群众在“家门口”“楼底下”就能享受到优质服务。

 

制度体系建设,让“五社”专起来

社区探索实行“弹性工作制”,确保全天候为居民提供服务,设置“全科受理,全能服务”的一站式全科社工窗口,保证居民“只进一扇门,只见一个人,能办所有事”,同时在24小时便民服务厅设置政务服务一体机、便民打印机、自助售货机等设施,填补8小时工作时间之外的空白,满足居民办事和生活需求。

      社区以居民的精准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生命全周期开展服务,打造了“休闲时来吧一一老年大学”“放学后来吧一一爱心托班”“下班后来吧一-荷园夜校”等一系列“社区合伙人”品牌服务项目。

 

共治能力建设,让五社“活”起来

      荷园社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积极探索“五社联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路径,在“嵌入式”服务中增强“五社”黏性、提升“五社”服务水平。

      社区深化与街道社工站的联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专业优势,入驻社区服务站成为社区合伙人,提高社区阵地空间的使用频次,定期开展社工专业培训、青少年社会实践、公益课堂等活动,着力将社会组织培育成为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专业服务的重要力量。

      社区制定并细化志愿服务清单和积分超市兑换细则,激发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引导居民主动开展困难帮扶、矛盾纠纷调解等治理行动,带动形成党群一心、邻里守望、社会共治、成果共享的价值导向。同时,链接社会慈善资源,动员企事业单位、商户等参与社区治理和社区公益服务,形成了多方参与、协商共治和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

 

取得成效:

      一是共建共用,赋能阵地融合作为全市首个推出青年夜校的社区,荷园导入钟楼区奥体全民健身中心,提供课程和师资保障,采用“小班制、菜单式、沉浸式”的创新模式打造荷园夜校。与钟楼区光点社区营造中心合作开设普惠性、定制化的爱心暑托班,精心策划了多维度、全方位的学习与成长体验。

      二是共联共育,汇聚多元力量依托街道残联的服务支撑,发挥街道馨扶残疾人之家的辐射功能,大力推进省级示范点“美丽工坊”建设。完善“高校老师教+志愿者帮+残疾人创”运作模式,建立辅导、制作、销售等“全链条”服务机制,组织开展“五进义卖”活动,帮助残疾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梦想。

      三是共治共享,提高服务品质社区依托线上+线下的形式,定期梳理汇总群众意见建议,形成居民意见收集、协商、处理、反馈的闭环机制,有效解决了荷畔居地下车库长期渗水,电梯频繁故障等问题。社区以“外引+内育”的模式,积极与共建单位结对,倾力打造多个专业化志愿服务队,并引导居民主动开展困难群体帮扶、矛盾纠纷调解、社区环境治理等志愿服务活动。

打印】 【关闭窗口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