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创新实验
看全国文明社区的“安平经验”

发布时间:2016/9/26 | 作者: | 文章来源:扬州日报

    近日,早已满载荣誉的竹西街道安平社区再获殊荣——成功获评“全国文明社区”称号。这个位于扬州东北部的社区,自成立的那天起就“声名显赫”,之前是因为这里聚集着扬州密度****的低保家庭,有“831工程”的黄金苑,有大批下岗失业人员、刑满释放人员、重症残疾人员,以及大批空巢老人,社区工作难度大是出了名的;而现在,社区居民心往一处使、居民和社区干部亲如“一家人”,先后获“全国首批和谐示范社区”、“全国文明社区”等一大批荣誉,成功打造出了和谐文明社区的“安平样本”,社区工作方法和成果是出了名的。

                                           社区组织孩子制作蛋糕,感恩长辈。周扬 摄

 

安平社区组织开展“十佳社区服务”、“最美网格长”评选。孙志鹏 摄

构筑为民服务体系
  从“包片联户”到“网格管理”
  “只有走进群众,才能了解群众;只有了解群众,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安平社区党支部书记黄婷告诉记者,通过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她们发现,弱势群体对党委、政府民生工作的期望值都很高,对社区和社区干部的依赖性也很强。
  为此,安平社区全面推行“包片联户”的方法,“两委”成员每人联系350户居民,每月走访15户居民,在走访中坚持做到“三个必到、五个必访”,居民有不满情绪、有大的家庭纠纷、有突发事件必到;对大病家庭、孤寡老人、刑释人员、困难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必访。
  在此基础上,按照“服务时间全天候、服务内容全方位、服务对象全覆盖”的原则,实行网格化管理,将社区划分一级网格9个,二级网格20个,逐级配备网格服务队伍,社区党员、社区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全体参与,同步整合政策咨询、投诉求助等民生服务,构筑起重心下移、资源下移的安平社区为民服务网络。此外,社区成立工作站,由专门人员具体负责行政化事务,剩下的所有工作人员全部深入居民家中,走访民情。
  据介绍,2013年以来,社区工作人员走访居民户3400多户次,平均每位社工每月走访家庭340户次,共受理居民事务1103件,办结1098件,办结率达99.5%,回访满意率达98.1%。

安平社区和谐邻里建设。黄建军 摄

创新为民服务方法  
  从“网格e平台”到“星级化服务”
  2013年,社区“两委”成员秉承“群众的需要是社区服务的方向,要让社区的各项服务都能超前、务实、有效”的工作宗旨,在提供常态化服务的基础上,社区自主研发了“社区网格化服务信息平台”。3462户、12669名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主要诉求,以及解决路径,全部形成可以检索的电子档案。
  为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实现服务居民满意度的****公约数,社区将辖区内弱势群体细分为12类人群,按照民生需求的轻重缓急,实行1星到5星的分级服务。双下岗、低保、独居、重残、重病患者家庭属于五星级服务对象;低保边缘、空巢、失独、轻微残疾人员家庭属于四星级服务对象;单亲、离退休人员家庭属于三星级服务对象;单下岗家庭、普通病患者家庭属于二星级服务对象;一般家庭属于一星级服务对象。
  星级分类成了民生需求的“晴雨表”,使社区的服务更多关注到个体,不再虚化,更加精细、更加务实。

安平社区爱心中转站揭牌

提升为民服务绩效   
  从“三社联动”到“五民机制”
  “众人拾柴火焰高”,细致的社区服务单凭社区力量难以完善,必须依靠社区社会组织组团来协助。2013年,社区把社会组织的培育当成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挖掘辖区内社工人才资源,按照兴趣特长等组建人才资源库,先后成立“831”公益培扶中心、民间维权服务社、老伙伴服务社、爱心中转站等10个社团组织,注册志愿者占总人口10%以上,社区+社团+社工“三社联动”服务成为安平社区的又一亮点特色。
  也在同一年,社区基于多年的服务实践,总结归纳出“五民”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即建民生档案、记民情日记、促民事会办、听民声反馈、重民意考评。
  生活在安平社区的居民是幸福的,“幸福的密码”就是社区干部的爱民情怀、社区“两委”的贴心服务、人人参与的和谐生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引领,安平社区正为“安心•安居•安平”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一个老社区将绽放新魅力,面向美好未来,一定会展现更加幸福和谐的图景。(扬州日报 通讯员 孙志鹏 记者 孙熙) 

 

打印】 【关闭窗口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