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创新实验
无锡以"五化"为路径推进社区治理创新

发布时间:2016/9/20 | 作者: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无锡是长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素有"太湖明珠"之美称。近年来,无锡市紧抓"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契机,以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为目标,以社区"五化"治理(治理协同化、政务扁平化、自治民主化、服务社会化、运行信息化)为路径,推进基层社区治理创新。2015年6月,无锡市通过民政部"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的验收。
  一、坚持法治引领,推动社区治理创新
  一是规划引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治理工作,对实验区建设进行整体部署,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制定了《建设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明确了实验区建设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确保实验区建设有序有效开展。
  二是政策创制。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社区扁平化管理提升社区建设水平的意见》、《关于加强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意见》等十余个文件,从体制机制、经费保障、队伍建设等方面作了政策性安排。
  三是依法治理。出台《关于提升服务群众效能切实减轻社区(村)负担的六项规定》等1+3文件,全市取消面向社区的创建评比33项;取消社区机构47个、挂牌15个;取消涉及29个部委办局的台账共94项;理清社区依法履职和协助政府工作事项"两份清单"。实行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推行社区新增事项协商审定、费随事转等机制。
  二、注重多元共治,激发社区发展活力
  一是完善居民自治。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深入开展以村(居)民会议、议事协商、民主听证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实践,村(居)民自治率达99%。丰富居民自治的载体和途径,发展"院落自治"、"楼道自治"、"村落自治"等形式,推广开放空间讨论会、罗伯特议事规则等议事技术,规范议事流程,提升议事效率,确保议事质量。完善民主监督,推行村(居)务公开,打造百姓御史、督察议事厅等社区民主自治品牌。探索通过委托第三方居民满意度测评方式,倾听民情民意,促进民主自治。
  二是培育社会组织。先后出台了《加快社会组织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工作的意见》、《无锡市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管理办法(试行)》等系列文件,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加大资金扶持。完善市、区、街三级社会组织孵化体系,通过公益创投活动,大力发展为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特殊困难对象服务及调解治理类社区社会组织。全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60个;社会组织登记数达到5123个,平均每万人10.8个;社区社会组织登记数达到846个,备案数7538个。着重培育社区本土"草根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社区内生型社会组织,通过承接公益服务、自治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多元需求,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
  三是推进五社联动。着力推进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社区为基础、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工人才为支撑的五社联动机制。出台《无锡市公益创投活动实施意见》、《无锡市公益服务项目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试行)》等文件,固化公益创投运作模式和资金安排。2012年以来,公益创投项目总资金达3700多万元,其中市级福彩公益金投入2000万元,市(县)区配套1000多万元,带动社会资金700多万元,资助为老类、助残类、济困类、青少年服务类及社会组织支持类项目388个,覆盖全市500多个社区(村),累计直接服务对象15万人,参与的社会组织达300多家,参加服务的社工和志愿者累计达13000多人,服务次数近20万人次。
  四是整合社区资源。以多元联合促多元互动,推动实现多元共治。我市在商品房小区,推广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开发商"四位一体"的治理模式;在安置房小区,推进以居委会为主导、物业管理站和警务室协同参与的"一体两翼"型治理模式。同时,积极调动辖区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坚持互利互惠、成果共享原则,利用好辖区单位场地、资金、人员和服务等资源,着力形成共驻共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助推社区工作开展。
  三、打造"社区+"平台,增强社区服务功能
  一是夯实服务基础。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全市已基本实现社区事务工作站(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全覆盖。全市城乡社区服务用房面积平均达到1273平方米,创建省级城乡和谐示范社区431个。加大资金保障,设立社区工作专项资金,市级财政每年集中3000多万元作为公共服务专项资金,每年还从福彩公益金中安排不少于500万元的社区服务项目资金。
  二是优化人才队伍。优化村(社区)干部队伍结构,一方面通过换届选举,选拔政治坚定,想干事、会干事,年富力强的优秀村(居)民进村(居)委会班子,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增强村(社区)发展后劲,另一方面采取招聘考试、组织下派、提高待遇等措施充实、稳定社区干部队伍,激发工作干劲。培育社区工作者队伍。出台《关于社区事务工作站工作机构岗位职能和人员配置管理办法》;实施社区工作人员"提质增能"工程,通过岗位轮训、骨干专项培训、社区带头人重点培育等措施,造就一批业务能力强、专业程度高、综合素质优、作用发挥好的社区工作人才,全市社工站人员岗位培训合格证持证率100%,4000余人通过全国专业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万人拥有持证社工数达6.29人,3名入选全国、全省社会工作领军人才,5名专业社工入选全国"最美社工",2家社工机构成为全国百强。
  三是完善服务体系。深化"一岗多能、分片包干、信息共享"的扁平化社区公共服务管理机制,转变社区工作理念,提升社区服务效率,增强社工服务能力,总结延伸出"六必访"、"一口清"、"一片三长"等经验做法,缩短与社区居民的"最后一公里距离",有效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完善社区便民利民服务,推进民生服务资源整合融合,全市依托社区平台基本实现城乡社区居家养老全覆盖,"幸福餐厅"、"老伙伴客厅"等让老年人晚年生活有滋有味。推动社区志愿服务,采取社工带义工的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便民服务,义工时间银行、公益嘉年华、"与爱同行进社区"等一批公益服务项目,既推动了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弥补了公共服务的供需缺口,又营造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四、注重信息化支撑,提升社区服务效能
  一是建成社区工作平台。建设全市统一的"无锡市社区管理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依托政务外网,整合人口、民政、劳动保障、残疾人、计生、综合治理、志愿者管理等七大业务系统数据,实现业务人口数据的实时对接,建成一级开发、32家部门共享,市、区、街、社区四级联网使用的统一社区工作门户,在此基础上,推进台账电子化。开发入户走访系统,推行通过手持终端进行移动办公,梁溪区"智慧民生通"政社互动掌上平台实现了民情民意倾听、民生难题解决、监督反馈跟踪的全程信息化、透明化。试行社区三维GIS应用。选择部分社区开展试点,探索对社区各类特定人群的实时自动查询汇总,做到场景展示、三维定位、信息管理于一体,使社区管理更为形象、直观、便捷。
  二是建设社区公众平台。建设覆盖全市七个市(县)区,市、区、街、社区四级的社区网站群,搭建"政策云"、"服务云",将政策类信息、"网上办事大厅"办事事项、公告等统一推送至该平台,实现政(事)务、居务等服务公开,目前网站已建成,正逐步推广应用;统一设置户外社区智慧信息屏,推送公共服务信息、社区各类活动等;开发社区微信服务,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建立微信公众服务平台,节约社区管理服务成本,密切社群联系。滨湖区"搭建'社区通'微信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获2015年度全省现代民政建设十大创新成果。
  三是推进社区智慧便民。今年,我市把智慧便民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年完成500个社区智慧递送柜、500个社区智慧售菜机、1000个智慧楼宇门禁系统建设。目前,已与无锡当家易现代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锡联掌慧网络有限公司分别就社区智慧售菜机、智慧楼宇门禁系统建设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助推社区服务发展,实现便民共赢。
  我市在社区治理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社会参与不断扩大,居民满意度大幅提高,社会融合以及社会整合程度显著加深。下阶段,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加大资源整合,推进社区体制机制创新,增加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努力打造小社区大服务的融合式发展新格局。
打印】 【关闭窗口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