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创新实验
创新管理模式 搭建服务平台 转型中唱响社区和谐之歌

发布时间:2016/8/23 | 作者: | 文章来源:
宜兴市宜城街道巷头社区党委书记  朱群锋

    村改居,不仅仅是换块牌子,对于村来说,是由村向社区转型;对于村民来说,是由农村人向城里人转型。回眸撤镇设街、撤村建居十年来,我们巷头社区正确研判形势,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定位,“以党建为核心引领,以自治管理家园,以整治改善环境,以服务凝聚人心,以文化陶冶情操”的举措,在转型中唱响社区和谐之歌,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获得“全国和谐示范社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全国综合减灾社区”等荣誉。


    一、创新模式,社区管理网络越织越密
    社区管理历来是社区工作中的一个重头戏,也是和谐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撤村建居后,原有的村级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城市管理要求,需要换思路,换方法。曾是新农村建设样板的巷头,在撤村建居后的十年中,社区管理上以织密网络为重点,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和“365S”工作法,努力实现管理服务“零缝隙”,服务对象“零遗漏”,服务内容“零空白”,服务过程“零拖延”,服务质量“零差错”,社情民意“零盲点”。尤其是“365S”工作法使管理更贴近民心、顺应民意,已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
    “扁平化管理,片区化服务”管理模式。巷头作为混合型社区,管理基础薄弱。针对自身特点,巷头社区科学划分单元网格,保证管理地域“零缝隙”。依托社区原有的管理体系,以辖区内所有居民为服务对象,根据混合型社区不同类别、不同特征划分成8个片区,在每个片区内配置“一员三长”,实时采集片区内居民的情况。同时,在片区内设置党小组、居家养老服务点、文化活动点等,实现了对网片区内居民的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服务。

    “365S”党建工作法。具体而言,“3”就是通过“干部了解、楼组联系、信息化手段采集”3条途径,全面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社工与楼栋小组长对网格内特殊群体每周走访,及时了解居民需求,依托社区网站、QQ群信息化手段,让居民随时反映需求与建议,实现社区采集民意和居民反映民情双向互动;“6”就是以6大工作举措办理民事,即通过分析民情、建立台账、联勤联动、及时办理、反馈结果、群众评议,将居民大情小事,办好办实;“5”就是建立5项工作机制,即工作例会制、民情恳谈制、事务协调制、工作听证制、成效评议制,以此保障和优化社区服务;“S”就是在各网格内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开展一系列特色活动,切实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和向心力,彰显品牌服务效应,实现公共服务、自助服务、志愿服务全覆盖。


    二、完善硬件,社区服务平台越建越广
    为适应当前社区居民的多元化需求,巷头社区正确把握自身定位,不断创新服务载体,努力构建服务平台,使社区的服务平台越建越广、功能越来越多,居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睦邻中心乐居民。巷头社区以敢为人先的精神,于2009年投入2500万元,建起了110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型商业中心——睦邻中心,成为全国首座由社区投资、社区化管理的集社区办公、教育、文化、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睦邻中心。该中心以营造“安全、便利、温馨、舒适”的生活中心为目标,集餐饮、图书馆、绿色网吧、卫生服务站、剧场、居家养老、社区学校等于一体,真正为居民打造了10分钟服务圈,让居民在睦邻中心24小时都能开展活动,并享受到一流的便民设施服务。睦邻中心不仅乐了社区广大居民,而且已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小巷总理”培训基地。

    孵化基地暖民心。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社会组织快速发育,以“草根性”社会组织尤为突出,但大多数民间社会组织面临着缺乏场地、资金和专业人才等问题。为此,巷头社区以睦邻中心为平台,在2011年建立了全市首个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孵化服务内容包括青年发展、老年服务、残疾人服务、家庭教育、生态保护、社区文化、社区健康促进等诸多领域。孵化基地运行以来,充分利用品牌项目参与创投,使“草根性”社会组织逐步走上规范化、合法化、良性化的运转道路。目前有14个社团登记备案,其中志愿服务、帮扶救助、新市民关爱、文化活动等5个项目获得了创投资金的支撑,有力地助推了社会组织更好地服务社区、服务民生,为和谐社区建设注入了强劲活力。


    三、多措并举,社区文化越“唱”越响
    巷头社区的农村人转为城市人,成为“社区人”,他们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乃至情感的释放,都期待在社区得到满足。多措并举,唱响社区文化之歌,成为巷头社区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又一个亮点。
    民间组织茁壮成长。民间组织在社区文化的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巷头社区本着“我需要、我喜欢、我奉献”的思路,审时度势地引导居民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成立各种民间组织。一是充分发挥社区文化顾问团的作用,不断挖掘文艺骨干,先后成立了春蕾锣鼓、老年腰鼓、舞蹈、合唱、戏曲、书画摄影等特色团队。二是聘请文艺专业老师来社区指导,培训文艺骨干,提高业务水平,并以此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三是精心策划开展活动,以通俗易懂、贴近生活为内容,排练自娱自乐的节目,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演出。
    睦邻文化润泽心田。巷头社区把睦邻文化作为创建和谐社区的有效载体来抓,充分发挥睦邻中心10分钟服务圈“便民、亲民、健民、育民”四大主轴为核心的平台作用,让居民走出紧闭之门,伸出久违之手,问句温馨之话,传递邻里之情。同时,开展“邻里大聚场”“新老邻居共话和谐新巷头”“厨艺大比拼”等活动,让居民们从相识到相知,从相互理解到相互帮助;大力倡导邻里之间“敲一扇门、扫一楼道、栽一片绿、解一份忧”,形成了社区居民“同唱一首歌、同抒一片情、同建一个家”的精神合力。
    在回顾总结巷头撤村建居十年所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和谐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社区居民的法制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巷头社区亦城亦乡,亦工亦农,亦商亦贸,群体结构差异大,尤其是文化差异更突出。居民的法制意识淡薄,无疑将成为和谐社区建设的“瓶颈”。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进一步强化社区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头学法用法,通过对《居民委员会选举法》《物权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的法律法规学习,让居民知法守法;要进一步创新普法载体,充分利用睦邻中心的法制培训基地,以及《巷头社区》报、社区网站等载体,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民主法治活动,增强居民的法制意识。
    社区片区化服务需要进一步深化,以协商共治破解治理难题。社区建设面临着在一个陌生人世界里如何构筑人际关系和谐的、互助合作的新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难题。行政化倾向明显、社区职能不清晰、社工动员居民能力不足、参与冷漠症等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新的治理方法,让社区回归职能本源,实现社区居民自己的事大家议、大家定,合力办、聚力管,由过去的替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针对这一情况,其一要深化“扁平化管理、片区化服务”,拓展服务路径,成立“双周末民情会客厅”,让民情“啄木鸟”引领居民进行“自决、自治”,对居民需求等意见和建议进行收集、汇总、分析、决策、监督。其二,让协商共治回归,遇到问题有社区党委牵头,居民坐下来一起商量讨论,让居民在社区管理中唱主角,倾听居民利益诉求,充分保障群众的表达权,使社区工作少一些被征求、被同意、被幸福,多一些自愿表达、自助表现、自由发挥。民主协商是社区治理中效能明显的途径,要通过健全群众自治机制,探索实践“一核五制”工作法,解决居民参与率不高的现象,真正实现“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其三,发挥“五社联动”机制,以项目化为载体,整合社会资源,加强能力建设,开展绩效评估,推动社区发展。

打印】 【关闭窗口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