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滨湖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进滨湖
2021年度滨湖区村(社区)“书记(主任)项目”成果展示——一等奖篇

发布时间:2021/12/28 | 作者: | 文章来源:

雪浪WE+·乐龄计划

雪浪街道雪浪社区

      2021年雪浪社区“书记(主任)项目”聚焦社区老年人口众多的特点,破解社区休闲场地不足的痛点,凝聚乐龄力量、发展志愿队伍、延伸服务触角,构建“我爱我家”——“525+”社区治理模式。
      社区发掘居民特长,形成宣讲星、志愿星、书画星、文艺星、治理星五大团体的“乐龄之星”。整合联盟资源、唤醒第三方资源、用好社团资源,为“5”星团队提供全方位支持。在乐龄驿站的有效协商过程中,建立议事“讨论规则”以及“六有规则”。
      社区乐龄之星,散是满天星。他们发挥各自特长,在“知行书社”理论宣讲课堂、“雪浪WE+”志愿者团队、书法协会、文艺特色团队以及社区为民实事的参与过程中,实现老有所为,享受老有所乐。
      社区乐龄之星,聚是一团火。在乐龄之星的推动下,按照两项规则,通过“民意觉醒”、“民愿满足”两个阶段,完成社区乐龄驿站提档升级、开启“凉亭+长廊+停车位+晾晒架”四位一体的空间改造、共商社区楼栋个体空间休闲凳安装。
      乐龄之星的培育和发展,是社居共治的良好开端,下一步社区将在此基础上选取“楼主”、构建“楼主”积分奖励机制,为社区共治输送源源不断的活力。


“三领五育”构建协同治理视角下的居民自治模式

雪浪街道融创城社区

      雪浪街道融创城社区背靠长广溪湿地,拥有11个居民小区和融创文旅商业载体,配套多所学校,拥有空间、教育等先天资源禀赋。然而,作为新兴的“移民型”城市社区,居民中76%为年轻的新市民,居民之间陌生疏离,服务需求多元。空间大、资源多的先天优势与高需求、低能力的“陌生”社区形成鲜明对比。

      今年以来,融创城社区立足于新市民群体为主体的新型城市型社区这一****社情,延续2019年提出的“融创益家”社区服务品牌概念,发力“三领五育”工作模式。通过书记率领、价值引领和专业带领的“三领”, 密切社群关系,汇聚思想共识,转变服务理念。完成党群、需求、共建、居民、家校等5个维度的协同,落地“融创益家”社区服务品牌下的“益家学习社”“益家成长社”“益家咖啡馆”“ 益家公益社”和“益家家委会”5个子品牌。引导居民形成“融合、创新、公益、家园”的社区价值认同,激发出社区协商共治的活力和效能,引导社区居民实现社区融入,真正成为“一家人”。


围绕“123+N”为老服务 打造幸福“阖”美家园 

马山街道阖闾社区

      阖闾社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909人,约占社区总人口的33.67%,已进入“超老龄化社会”,与此同时,社区老年人还存在“独居老人”和“半独居老人”数量多、患病老人及残疾老人比例高、老年人居住分散等实际情况。
      为此,社区决定在政府托底的同时,针对老年人自我照料、情感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等“缺口”,着力构建一个让老年人能够生活更便捷、更安全、更有归属感的社区老年互助体系,总结出了“123+N”工作法,主要做法如下:
      确定“一个目标”:成立“阖美”理事会,以集体推选方式,推选出理事长,通过集体会议,确定在社区老年群体中形成“出入相友 守望相助”友爱互助氛围的目标。
      “两个组织”配合:社区互助养老居民理事会“走向台前”,通过协商议事决定要谁帮、谁来帮、怎么帮、帮到什么程度;社区居民委员会“退居幕后”,承担资金筹集、居中协调、监督等事项。
      打造“三种模式”:一是以血缘关系为连接,家族内的亲友互助模式;二是以专业组织为依托,“精英老人”对“普通老人”的互助模式;三是以共同爱好为纽带,老年人团体中的互助模式。
      “多方支持”联动:项目实施以来,得到了民政部门、第三方公益组织、辖区慈善企业、志愿者团队的多方支持,为项目的顺利实施贡献了力量。
      通过“123+N”工作法,“阖美”理事会作用得到凸显,社区老年人的需求得到一定程度满足,尊老敬老爱老氛围进一步浓厚。


以“四微行动”破解“碧波”难题
——乐山社区碧波新村营造提升项目简介

马山街道乐山社区

      乐山社区总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1.4万,下辖 13个不同类型的小区。碧波新村由于历史遗留和拆迁等原因,面临居住环境恶化、群众集中上访等矛盾,给社区治理带来极大的难题。
      为了提升辖区居民的获得感,乐山社区坚持问题导向,以群众利益为中心,以破解碧波难题为契机,以碧波新村营造升级项目为依托,汇聚各方力量,通过“四微行动”,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基层治理新模式,使矛盾得到有效化解。通过“生活式”微平台,深入调研群众需求,为群众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借助“沉浸式”微对话,及时倾听群众心声,汇总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依托“场景式”规划,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确保群众的利益和诉求落到实处;利用“体验式”的微管家模式,引导居民进行自治,构建自我管理服务的长效机制。
      通过“四微行动”,乐山社区碧波新村完成了基础设施、安全设施、娱乐设施、绿化规划四方面全方位的升级改造,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改善,矛盾问题得到逐步化解,居民满意指数大幅提高,实现了群众自治和社区治理的良性循环,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


“五邻同心圆”议事共治项目

胡埭镇张舍村

      张舍村位于胡埭镇北部,是村居混合型农村。自拆迁安置以来,外来人口不断增加,原来自然村的熟人社区结构被打破,社区缺乏有效的村民参与途径来满足村民对于社区管理服务的更高需求。张舍村以书记(主任)项目为契机,依托“五邻同心圆”议事共治项目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主要做法分五个阶段:
      一是调研规划“进邻里门”。村“两委”班子成员及社区工作人员通过问卷、访谈、走访等方式广泛征集建议,定期召开会议讨论,梳理出4个群众亟需解决的焦点问题。
      二是队伍建设“结邻里亲”。在调研过程中发掘了一支由党员“先锋队”、献策“智囊团”、沟通“连心桥”、解忧“勤务员”、共建“专家组”组成的“一核五元”议事队伍。
      三是民主协商“议邻里事”。定期召开协商议事大会,积极探索具有社区特色、符合社区实际的协商议事工作法和项目方案。
      四是项目执行“解邻里难”。在协商成果公示后,张舍村老年活动中心提升改造、张舍新街提升改造、张舍苑小区充电桩安装、张舍苑小区停车位增设等4个项目均施工完成。
      五是反馈总结“访邻里情”。项目结束后,社区精心设计并发放个性化反馈意见表,根据村民意见改进,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


处处新景,峰味无穷
打造新时代山水田园式社区
——“四季芳糖”环线共治项目

荣巷街道新峰社区

      新峰社区是一个纯自然村社区,由于历史原因,基础建设薄弱,能拥有自己的综合性活动场地,成为辖区居民心之所盼。
      为回应居民需求,新峰社区以“四季芳塘”环线改造项目为抓手,以“百姓宣讲员”和“基层体验官”为纽带,通过“流动长凳”的形式,还原村巷长凳唠嗑的民俗,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拓展公益服务,从而探索一条社区党委引领、居民共建共享、社会各方助力的社区治理之路。
      “基层体验官”代表每月固定参与“四季芳塘”改造的监督工作,提出“四季芳塘”改造意见11个。
      “百姓宣讲员”主要围绕“四季芳塘”改造工作内容,开展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意见征集、方案公示、实施改造、满意度调查和后期维护。
      长凳议事会由“基层体验官”、“百姓宣讲员”、社区党委、社区党员、居民组成。每月定期开展一次长凳议事会议,由“百姓宣讲员”收集议题,由长凳议事会确定议题,再根据协商流程开展议事会议。新峰社区召开长凳议事会以来,“百姓宣讲员”发放问卷调查500份,共收集“四季芳塘”治理议题13个,均得到有效解决。
      长凳议事会在主持开展议事活动的同时,还注重居民田园情怀,开展了一系列新农村田园睦邻文化活动,参与居民3000人次。
      截止目前,“四季芳塘”环线项目已初步完成,各规划功能区域均已布置到位,800米环线步道依山傍水,近80亩场地功能分明,居民从此有了自己的桃源之地。
      如今的新峰,一改往日社区党委独挑大梁的旧有模式,党员群众、党建联盟单位以党员先锋岗、居民志愿者、基层体验官等形式慢慢参与进社区各项事务中,越来越多的治理主体各自发挥优势,社区睦邻文化氛围愈发浓郁。

打印】 【关闭窗口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