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滨湖要闻
片区覆盖+数字赋能!滨湖构建社区治理新样本

发布时间:2022/10/20 | 作者: | 文章来源:
      基层减负,一直以来受到滨湖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今年,滨湖区更加积极践行基层减负试点工作,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根据前期调研结果,发现当前社区承接、参与了较多街道直接布置或转派上级布置的行政事务,这些行政事务成为了社区负担的来源之一,街道、社区两级权责关系亟待理顺。”区减负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滨湖区选取荣巷街道作为试点,以点带面开展调研,靶向问诊,切实为社区减轻考核负担。
      目前,荣巷街道常驻人口为9万,流动人口约4万,人口密度大,涵盖业态丰富,属地社区承担了较重的社会治理压力。为此,滨湖区为该街道量身定制了一套“片区化管理+全要素平台”基层减负试点做法,成效显著。

街道联动加力  社区破壁减负
      过去,在面对垃圾分类、违建拆除等不规范问题时,社区工作人员主要进行口头劝说,耗时耗力、成效却不明显。
      荣巷街道优化班子领导分工,率先明确由一个班子领导分管综合行政执法局,统抓统管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综合协调交警、住建、消防等条线进行联动执法。
      执法队员与交警铁骑在小区外围开展垃圾偷倒联动执法,与城市管家、社区物业等在小区内联合执法……街道执法监管合力得到进一步强化,综合执法力量得以进一步下沉社区,为社区增添工作底气,增强减负获得感。
       “现在通过街道联合执法行动,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问题,甚至能现场完成行政处罚、违建拆除等措施,这样高效有力的执法动作,真的是为我们社区减轻了很多负担。”梁溪社区党委书记马平晔表示。

街道片区覆盖  社区破墙减压
      过去,执法部门主要聚焦公共场所、路面等小区外围开展执法管理工作,较少主动深入小区围墙内部执法,使得小区围墙成为一道执法界线。
      为突破这条围墙界线,荣巷街道创新实行片区化管理,将下辖9个社区统筹划分为东西南北4大片区,覆盖小区墙里墙外,接手社区“头疼”领域、棘手事项。每个片区在市场、超商等重点区域或路段设置综合执法岗亭,执法队员作为片区长带领队员常态化深入片区,全覆盖、全天候巡查执法,在片区内形成问题识别发现、响应处理、结果反馈的工作闭环,减少社区在疑难问题上的处置压力。
      对于新变化,太康社区党委书记陆奇深有感触:“片区化管理后,社区已由‘单兵作战’转变为‘协同作战’,人手不足的问题也迎刃而解。通过执法人员早到位、执法工作早发现,许多问题被控制在了萌芽状态。我们社区所在的太康-大丁片区,城市管理等问题数量就由原来的1个月145件,下降为现在的1个月34件,工作强度明显减轻不少,我们可以拿出更多精力服务居民百姓。”

街道数字赋能  社区提质增效
      随着社会治理、城市管理精细化标准的日益提高,群众对社区环境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升。荣巷街道在滨湖区率先开发运行覆盖街道、社区两级的城市治理全要素管理平台,以全要素数字化助力助推社区减负增能。
      全要素管理平台引入应用计算机、地理信息、无线网络、物联网、人员定位等数字技术,研发监督端微信小程序,实现多维度地理要素图层建设,形成覆盖全部社区的全域地理数据库,嵌入社区巡查发现、协调督办、监督考评、指挥调度等工作模块,成功探索城市数据“一屏通览”、城市管理“一键指挥”、业务处置“一网协同”的“一网统管”创新模式。同时,该街道将年度综合考核结果与平台应用相挂钩,考核结果与工作经费结算、人员收入直接关联,并作为工作人员评奖评优、提拔选聘的重要依据。
      数据显示,今年6-8月,荣巷街道9个社区市级城市精细化管理第三方评分均分为91.37分,比去年同期的78.25分提高了13.12分、增幅16.8%。

      滨湖区在荣巷街道试点基层治理加减法,也是在探索打造可推广的为社区减负实践经验。下阶段,滨湖区也将深化拓展荣巷试点经验,加强全区顶层设计,进一步纵向深造、横向扩面,在基层减负提效增能上形成更多新成效、新亮点。
打印】 【关闭窗口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