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宜兴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进宜兴
【乡村振兴看陶都】——走进双桥村

发布时间:2021/10/9 | 作者: | 文章来源:

提要:

双桥村概况

创建无锡市渎边风光带美丽乡村示范村

多措并举打造特色品牌  依托文化建设最美乡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桥村概况

双桥村地处丁蜀镇东部,濒临风景秀丽的太湖,西接蜀山风景区。20073月原双桥村与尹家村合并,全村土地面积9000多亩,耕地面积5000多亩。现有农户1409户,村民小组38个,人口4600人。拥有工业企业42家,全村工业应税销售 1亿元,村级可分配收入6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0元。2006年投入1300多万元,建成了宜居宜商的宜兴市紫砂生产销售集散中心、成为现双桥村的致富一条街。现有从事紫砂业人员3000多人,双桥和尹家两地店面400多个,全村有高级工艺师1名,工艺师20多名,助理工艺师50多名,工艺美术员200多名。自2014年以来,该村详细制订了“砂里陶金,双桥飘香”活动方案,在丁蜀成校、市陶协及市人社局等部门的协调、支持下,围绕“陶瓷产业”这个主轴,有计划、按步骤的举办了制壶培训班,组织村里的陶艺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组织大师讲座,邀请紫砂工艺大师为陶艺从业人员授课;举办全手工壶、陶刻、雕塑比赛等旨在切实提高从业人员就技能的活动, 有力助推村民依靠紫砂发家致富的步伐。此外,村里还成功创办了中国陶都双桥紫砂网站,创建了一个紫砂作品展示厅,还适时组织村民举办紫砂作品对外展示活动。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双桥紫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也为该村紫砂特色产业的快速高效发展和综合经济的整体推进积累了一定经验。

    近年来,双桥村结合本村实际,确定了以“陶都灵秀地,双桥紫玉天”为主题的乡风建设品牌。村里还创作了村歌《梦里双桥》、编撰了《双桥村志》。村里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评选、推介各类村民模范、标兵活动,以此集聚正能量,在全村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的乡风文明氛围。并设立了图书室、老年活动室、妇女活动室、党员活动室、村民休闲广场等活动场所,并成立了双桥村党校和双桥村紫砂合作社。

几年来,该村获得“全国千家绿化村”“江苏省最美水乡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巾帼电子商务示范村”“无锡市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建无锡市渎边风光带美丽乡村示范村

工作方案

一、基础条件,特色优势

我村宁杭高速、渎边公路、芳溪路、通蜀路以及双龙路贯穿全村,交通便利。东临太湖,黄渎港、庙渎港、双桥港三条入湖港口,全村近20公里河流,造就了江南水乡特色的自然环境。省级农业示范园区:静乐农场、吉乐苗木、爱琴海等设施农业,传统渎边蔬菜村远近闻名。农业以水稻、小麦、油菜、瓜类等,林业苗木、花果为特色,太湖湿地观光特色。

近年来,村党总支以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着力改善民生,加快渎边风光带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全村现有企业34家,集体净资产5547万元,2019年完成社会总产值2.1亿元,实现工业应税销售1.6亿元。村级净收入747万元,全年人均收入达4.1万元,位于全市村级综合实力排名第31名。先后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

双桥村东方紫砂街紫砂制壶、销售全国闻名,全村80%以上的村民从事紫砂制壶行业。目前全村店面1400多家,工艺美术师以上职称410人。年紫砂产品、茶具等外销产值达2.5亿多元。

村党总支积极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我们把弘扬社会文明、和谐社会、事业发展和宜居文明列为党总支部日常工作。出版《宜兴紫砂 双桥飘香》紫砂书籍、双桥村志,自编自排村歌梦里双桥及舞蹈获宜兴市第三届“百合花奖”金奖。群众性文化娱乐如太极、戏曲、水兵舞、广场舞等全面发展,每年组织大型文体娱乐演出,大力宣传弘扬正能量、村民生活多姿多彩。成立综治办、人民调解、网格化管理等部门,治安满意率达98%以上。同时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学活动,开展党员群众红色教育、五好家庭、和谐村组创建活动,引导村民崇尚科学、破除陋习,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困难村民得到全社会救助,成立紫砂艺人爱心救助站,扶贫帮困。做好村民医保、农保、低保工作,全村100%农户参加城乡医保,减轻村民医疗自理费用风险。全村60周岁以上老年人享受国家农户及村尊老金的待遇,四节物资发放,全村全年发放尊老金100万元。

近年来积极推进渎边风光带建设,改造复兴桥、通蜀东路、河南村线缆入地工程,200万元安置房即将完工。安置中心河边房屋拆迁,投资100万元,庙渎港边黑色道路美化和八房路、黄渎路水泥浇筑浇注,投资218万元。双桥港、八房、黄渎港生态木桩工程改善水环境,全村污水纳管2000户,85%已接管入户。新建公厕两只,翻建一只,投资55万元。

二、规划编制

1、双桥村与2017年编制了美丽乡村规划,结合《双桥村渎边风光带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方案》并逐步实施了全村的落实实事工程。

2、规划以双桥村人文历史、古村历史、陶都灵秀地双桥紫玉天为依托的发展宜居宜游宜购的方案,真正建设成渎边风光带的特色美丽乡村。

三、建设方向与思路举措

1、坚持规划先行,政策引导的原则,科学编制,合理响应无锡市渎边风光带美丽乡村建设。综合整治、规划运作成程序美严格规划推进渎边风光带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立足当前,根据本村实际状况,规划合理,可操作性又能充分考虑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2、坚持群众为主,政府扶持的原则,建立农户参与机制,确立农民在渎边风光带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加快建设美丽家园,打造宜居宜商宜游的美好农村环境。

3、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针对本村悠久历史文化,历史人物,历史自然特色与现代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紫砂传统产业的特点,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的关系,保护村庄原地形地貌,注重生态环境改善,突出乡村风情和本村特色,实际出发,各类实事建设做到安全、经济、方便使用与管理,不大兴土木铺张浪费。

4、坚持量力而行,分步骤实施的原则。坚持按规划建设,分步推进,按照所需建设项目,在规定时间内有计划、有步骤推进村庄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

5、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的原则。以满足群众的实际需要为前提,尽量保留原有房屋、原有风格、原有绿化。不随意拆房,维护农户利益,营造安全、方便、舒适的人居环境。

四、按规划实施项目

1、拆迁千年银杏古树周围的房屋,以限建搬迁移地为主,逐步腾出四周环境确保历史古树的保护工作。

2、邓氏诊所修缮,阿甲历史挖掘建设。

3、建设原双桥到尹家市场街面规划工程,以地方特色建造宜居宜商宜游为一体的重点工程,扩大东方紫砂街、紫金城的优势,实现新双桥融为一体的整体村庄环境。

4、延伸东方紫砂街向北规划,扩大市场规模。

5、湾里中心村村庄环境整治提升工程,依靠太湖打造的太湖头最美水乡的基础上更加完善美化环境。

6、投资1400万综合体工程,内含村史馆、农耕文化、紫砂文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旅游服务站、便民服务站、卫生服务站、老年活动中心等。

7、双龙东路段300米打造入村景观道,以及门楼。提升入村标志性建筑,两边粮田打造田园以及观光带。

8、湖滨路边,高庄、八房自然村环境综合体整治。

9、双桥片小木桥边地段不规范店面的拆迁安置,打造老村中心河边景观,拆除原平房打通道路,解决村庄交通拥挤提升人居环境。

10、沙里淘金双桥飘香系列活动打造双桥紫砂品牌,依据东方紫砂街为载体,扩大对外知名度。以建设紫砂馆,乡贤名人打造本村紫砂展示中心,搭建平台扩大营销和双桥村品牌紫砂。组织茶艺交流,壶艺培训和比赛等,在营销提升适应时代的模式,使得本村的紫砂特色发展道路惠及百姓。

五、开展渎边风光带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村庄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艰巨,需要全村村民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在短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工作。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党总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创建工作的协调指导。督促实施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好村庄建设与渎边风光带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在整治创建工作中的基础工作,保障项目工作的顺利实施。

2、强化责任落实,全村上下要通力合作,共同抓好创建工作,服从镇建设局的规划。实施方案的指导,及时掌握实施动态,突击加强创建村的公共服务,优先发展配套创建村基础设施,增强创建的凝聚功能。

3、强化资金投入保障,渎边风光美丽乡村建设所需经费以村级资金为主要来源,积极争取社会资金参与,实现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到位,实现村级投入社会化投入的有机结合。

4、强化管理机制建立,制定村庄建设和渎边风光带美丽乡村创建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保洁队伍建设和日常管理,实施村庄整治工程,实现村庄垃圾日常清理,教育引导广大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自我管理习惯。营造氛围,实现渎边风光带美丽乡村建设的全民参与。

5、强化监督考核,村成立创建工作考核组,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村庄建设和环境整治情况实施日常抽查,形成健全长期的考评机制。广泛开展文明户创建活动,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村庄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措并举打造特色品牌  依托文化建设最美乡村

2014111日,在宽敞明亮的双桥村委会议室里,来自该村的近百名陶艺工作者正在参加,由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宜兴市陶瓷实训基地和双桥村委联合举办的首届“双桥杯”手工制陶大赛。本次大赛开设了制壶、陶刻、陶塑三个专业,大赛不受年龄、性别、职称的限制,吸引了村内陶艺从业人员的踊跃参与,其中年龄****的已60多岁,最小的仅20岁。经过为期两天紧张有序的角逐,共评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6名。整场大赛鸣金收锣。大赛在全村陶艺从业人员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双桥村是个“陶瓷村”,全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家庭从事陶瓷行业,有店面的经营户就达1200多户。为切实提高从业人员就技能,有力助推村民依靠紫砂发家致富的步伐,自2014年以来,该村详细制订了“砂里陶金,双桥飘香”活动方案,在丁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及宜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的协调、支持下,围绕“陶瓷产业”这个主轴,有计划、按步骤成功地演绎了一幕大型、精彩的“六部曲”:一是成功举办了几期全手工制壶培训班,组织全村150多名陶艺从业人员进行了培训;二是精心组织了一期大师讲座,邀请紫砂工艺大师汪寅仙、顾绍培及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主讲,全村200多位陶艺从业人员积极参加听讲;三是组织举办了一次全手工壶、陶刻、雕塑比赛,105位陶艺从业人员进行了角逐,为他们提高技艺、申报职称创造了条件,目前,全村有技术职称的从业人员已达400多人;四是村里投资创建了一个紫砂作品展示厅,将捐赠作品观赏展示,永久珍藏;五是高质量出版了一册《宜兴紫砂·双桥飘香》紫砂专业书籍,书中不仅从六大方面宣传了紫砂文化,而且还收集了300余名陶艺人员的优秀作品;六是成功创办了一个中国陶都双桥紫砂网站,目前已有200多位具有紫砂工艺职称的艺人注册上网。此外,还适时组织村民举办紫砂作品对外展示活动。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双桥紫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也为该村紫砂特色产业的快速高效发展和综合经济的整体推进积累了一定经验。据统计,2016年,全村可分配收入达1071万元,村级存款超4000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3.3万多元。

随着村级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村民家庭经济的稳步提高,近年来,双桥村确立了经济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两轮齐驱”的发展思路。结合本村实际,确定了以“陶都灵秀地,双桥紫玉天”为主题的乡风建设品牌。一方面围绕双桥村悠久的紫砂文化和传统文脉,组织人员进行考证,整理、挖掘本村先贤仁人的传说故事,编写了10多篇双桥历史故事,以此进一步推进紫砂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另一方面邀请词、曲作家创作了村歌《梦里双桥》,并请到宜兴籍歌手演绎。20166月,还组建班子,安排专门资金,启动了《双桥村志》编纂工程。目前,15万字的村志已通过市村志办审核,进入终审、编辑、设计出版阶段。双桥村古村落保护性改造、村标设计及村史馆建设等工作也已启动实施。同时制定完善了村规民约及文明公约,并以图文宣传的形式,在人口集中的村头路口醒目位置展示宣传。村里还选聘了一批“文明新风宣传员”,定期收集村里发生的各种善美故事,并通过讲故事、演小品、唱戏剧等轻松活泼的形式传播开来,让善美之风吹进每个村民的心田。在文明新风宣传队的影响下,好榜样的故事在双桥村流传,长年累月,榜样的精神和品格也慢慢地渗透进了双桥村人的骨子里。村里的“善行义举榜”和“慈善公益榜”就是村民沐浴善风行善举的最好证明。多年来,已经有近150个单位和个人被记录在两张榜单之上。

此外,村里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评选、推介各类村民模范、标兵活动,以此集聚正能量,在全村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的乡风文明氛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双桥村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必备的软环境。(《走进陶都新农村》)

 

打印】 【关闭窗口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