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政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基层政权
社区“微治理”,破解基层管理难点

发布时间:2019/7/10 | 作者: | 文章来源:扬州民政网

    单元楼门入口、楼道拐角,时常被自行车、旧花盆、纸盒、饮料瓶等杂物占据,这是一些老旧小区的通病,但在邗江五里社区这样的场景却不常见。2017年,社区推出“微治理”行动,以一个单元或一个楼门为基本单元,发动居民通过“微参与”,实现“微项目”,共同参与社区环境治理、实现五里小区“改头换面”。

    五里小区只是扬州基层社区“微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扬州以加强社区“微治理”为核心,收集社区“微社情”、搭建社区“微平台”、开展社区“微项目”、提供社区“微服务”,多措并举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着力形成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特色明显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体系,成功纾解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堵点”“难点”“痛点”,以“绣花”功夫编织基层群众的民生幸福网。

打造基层“微单元”
疏通需求对接不畅“堵点”
    “我们社区现有住宅小区13个,其中有10个都是老旧无物管小区,居民和我们之间经常处于‘断线’状态。”康乐社区主任薛培介绍,他们社区多为两三栋楼组成的院落型零散小区,这些小区不仅外观陈旧、基础设施差,而且流动人口多,居民联系度很低。近年来,为改变这种“上下失联”的状态,更好地听取居民需求,康乐社区设立9个院落居民议事会,将居民议事缩小到每一个单元网格中,依托社区公共空间——“民生茶馆”,收集并协调处理院落居民的微需求。
    薛培介绍,康乐社区广场舞活动丰富,但扰民问题成为社区棘手的事情。有了议事会以后,这个问题的解决取得突破进展。经议事会协商后,广场舞队伍修改活动时间,特别是在中高考时期,所有活动都按下“暂停键”。
    龙头关社区同样也面临老房子多、退休人员多、残疾人员多、空挂人口多、困难特殊人群多、社区社会资源少的“五多一少”困扰。“由于‘五多一少’的情况,导致我们社区基础设施薄弱、环境差、居民诉求多、邻里矛盾多,居民意见没办法得到及时解决。”社区党总支书记刘青介绍,为解决这种情况,他们将辖区划分为8个网格,以“1+1+1+N”的形式,在每个网格都安排“1名网格社工、1名网格协理员(社区民警)、1名网格员和N个网格志愿者”,做到需求在网格发现、信息在网格采集、隐患在网格排查、环境在网格维护,通过网格更加深入了解社情民意。
    “我们社区工作者心里都要有一本账,这本账就是居民的诉求账。”市民政局局长王振祥表示,微自治的前提或者它的基础是要了解和掌握居民的需求,大家要通过网格化的方法,通过走门串户等方法路径,去把居民的需求、居民的困难掌握在手里。

发动多元“微主体”
化解凝聚合力不强“难点”
    老小区人心散、治理难,是社区治理中普遍遇到的一个难题。武庄8号楼群自管会成功破解这一难题,该楼群原来是老机关宿舍,只有3幢楼、114户,居民成分复杂,加上没有物业管理,环境卫生差,长期处于混乱状态。
    “要想改变楼群现状赢得‘****公约数’,惟有让社区治理争取到居民的支持,才能凝聚更多民意,让管理顺利达到预期效果。”武庄社区老党员杨杏芝介绍,面对小区散乱的现状,他带领几个老党员找到社区,在社区帮助下成立武庄8号楼群自管会。自管会成立后,他们开展“邻里座谈会”“有话大家说”等活动,建立“楼群自管会—楼幢自管小组长—楼道管理员”三级自管网络,主张大家的事情大家管,成功激发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为扭转社区建设中,工作人员一头热唱独角戏的局面,南吴社区充分发动一批老教师、老党员、老干部志愿者为社区提供志愿服务,默默奉献。“我们以化解社区矛盾为切入点,引导五老志愿者成立美邻调解工作室。”老教师张美霖是“美邻调解工作室”的发起人,美邻调解工作室成立后通过“四诊、五步”调解工作法,协助社区化解各类矛盾数十起,真正做到小矛盾不出网格,大矛盾不出社区,可以说南吴社区近几年来没发生过一起越访、集访、非访以及群体性的事件,美邻调解室的五老志愿服务队就是****的功臣。
    “基层治理不是哪一个社区、哪一个部门能完全独立解决的问题,基层治理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居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自我管理。”王振祥表示,多元参与是“社区微治理”的发动机,只有发动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才能让社区这个共同体永续转动,化解社区凝聚合力不强的“难点”。

开展暖心“微项目”
纾解获得感不强“痛点”
    “有很多社区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做的事情群众不关注,群众关注的事情,我们又没有想到去做,这个就变成我们所讲的社区工作两张皮。”王振祥表示,基层治理工作要始终坚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通过网格化的管理方法,切实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为做到精准服务,五里社区开展“微管家”志愿服务项目,他们从“敲门”做起,和居民们越走越近,越来越亲。张娅是五里社区一名“微管家”,每天早上7点,她雷打不动给独居老人黄爷爷送早餐。不久前,五里社区开展空巢老人“敲门行动”,9名“微管家”每天不定时到独居老人家看看、聊聊,给他们买买菜、送送餐。不仅如此,为让居民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五里社区还开办“五里微信群”。群里只要有人发出求助,网格员和“微管家”就迅速上门走访,他们还把解决的结果通过文字和图片发到群里,做到“有图有真相”。
兰庄社区通过“微信课堂”“老年人防诈骗”等公益项目,把社会组织引入社区治理,提升微实事办理专业性,满足居民个性需求;通过“兰之韵”艺术团等社团组织,自编自导文艺节目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通过组织“两新”支部和社区爱心企业开展困难慰问、认领微心愿、百草园夏令营等活动,这一幕幕都是社区利用“微项目”增进居民获得感幸福感的缩影。
    王振祥表示,社区治理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难事,只有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小事,但这一桩桩小事,在居民那里就是一件件大事。把每件小事做好做实,切实提高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就是****的民生工作。(新华日报)

打印】 【关闭窗口 【字体: